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批进口旧钢管放射性超标事件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报道了一起从美国进口的旧钢管放射性超标事件,旧钢管γ射线剂量当量率为1.302μSV/h,超过规定的1μSV/h。此事件提示我们要对放射性监测工作常抓不懈,加大监测力度,防止放射性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革兰阴性杆菌诱导型β-内酰胺酶测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74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测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65株(37.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弗旁地枸橼酸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60.0%,60.0%,53.8%,50.0%,产诱导型β-内酰胺酶细菌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有较高耐药性,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甙类,喹喏酮类耐药率较低,产酶株与非产酶耐药率很接近。提示常规药敏试验未能真正反映细菌耐药情况,诱导型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可以补充常规药敏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颗粒细胞瘤(JGCTs)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JGCTs的1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国际卵巢肿瘤分析组织(IOTA)标准对瘤体超声图像进行模式分型,并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14例患儿肿瘤最大径线范围37~286 mm,最大径线平均值(105±56)mm。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实性6例(42.9%)、多房囊实性4例(28.6%)、单房囊实性1例(14.3%)、多房囊性2例(14.3%)以及单房囊性1例(7.1%)。病理结果显示,实性包块由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形成,其间伴有散在大小不等滤泡、坏死出血及纤维条索组织。多房囊实性、单房囊实性、多房囊性及单房囊性肿瘤内均可见数量不一的大滤泡,滤泡内大多数为颗粒细胞分泌的嗜碱性、嗜酸性液体。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5例(35.7%),阴道出血及分泌物5例(35.7%);超声提示子宫增大10例(71.4%)。所有患儿术前血清雌二醇水平均升高,均值(534.0±839.5)pmol/L。 结论JGCTs超声表现多样,实性和多房囊实混合性更常见,其病理特征为大量颗粒细胞弥漫增生伴散在大小不等滤泡,超声表现结合内分泌临床表现及血清雌二醇的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5.
桂炳东 《江西医学检验》1995,13(2):F003-F004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其特点是对目前临床应用的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我们将1993年1月至1993年12月从临床分离出的162株葡萄球菌进行丁鉴定和药敏试验,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2株,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60株.并分别进行了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7年7月在一名5岁男性、脑膜炎患者脑背液中分离出一株较少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报告如下.1.培养特性:在37℃CO_2烛缸中,血平板培养出单个菌落,灰白色、细小(直径1~2mm)、光滑、菌落周围有狭窄的β型溶血环,在半固体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载药脂质微气泡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及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观察苏丹黑对脂质微气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观察辐照后载药脂质微气泡各层溶液药物的释放;并观察其在小鼠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载药脂质微气泡的浓度为2.3×109~3.5×109/ml,粒径范围为90%以上2~6μm,平均粒径为2.95μm。脂质微气泡紫杉醇的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为(26.5±0.7)%;Zeta电位为-(21.8±1.1)mV;苏丹黑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微气泡壁被染成黑色,超声辐照后微气泡稀释液变黑,并且超声辐照载药脂质微泡溶液后,上层和中间层的药物释放明显增加;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气泡后,小鼠肝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粒径分布好,体内显像效果好,超声辐照能促使微泡中的药物释放,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医疗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和减少细菌耐药性。卫生部近年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重要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各级医院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逐步建立正确的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技术和规范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条件与方法.并及开寸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临床医师正确诜用抗菌药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沙雷菌属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分离的沙雷菌属的种类、分布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20株沙雷菌主要来自呼吸道(61.7%)、手术部位(15.0%)、泌尿道(10.8%)。其中粘质沙雷菌占65.0%、液化沙雷菌占22.5%、深红沙雷菌占7.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3%、4.2%、5.0%、14.2%。产头孢菌素酶(Amp eephalosporinase,AmpC)的菌株占10.8%(13株),同时产AmpC酶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的菌株占2.5%(3株)。结论沙雷菌属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以粘质沙雷菌为主。不同分离部位的沙雷菌有差异,沙雷菌属以产AmpC酶为主,其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低频超声辐射微泡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微泡造影剂不同浓度、不同声学参数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受不同剂量,频率为300kHz的超声波辐照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在微泡浓度为5%时,0.25W/cm2×10s与0.5W/cm2×5s组细胞存活率未见明显改变,而0.5W/cm2×10s、0.5W/cm2×20s、0.5W/cm2×40s、1.0W/cm2×10s、2.0W/cm2×10s各组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辐照强度为0.5W/cm2、照射时间10s时,随着微泡浓度增加,超声对细胞的杀伤效应越强,与对照组相比,5%微泡浓度组P<0.05,其余各组P<0.01。结论超声破坏微泡声学造影剂对人乳腺癌细胞的杀伤程度与超声辐照时间、声强及微泡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