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PTH)水平发生变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180例病人资料,术后均给予预防性补钙,术后24小时均复查PTH、血钙,术后1、6个月随访血PTH及血钙水平。对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术后24小时、术后1个月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分别为32.20%、19.40%,6个月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0.60%。年龄、是否Ⅵ区淋巴结清扫、是否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等是术后24小时发生甲状旁腺激素变化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甲状旁腺移植、术后24 h PTH值是影响术后1个月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甲状旁腺的显露、移植甲状旁腺及数量影响术后不同时期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术中甲状旁腺的血运及功能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滴水双极电凝镊在甲状腺全切术中对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70例择期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应用超声刀结合滴水双极电凝镊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超声刀结合电刀及传统结扎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和血清钙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率分别为2.8%和5.7%,低于对照组的14.3%和17.1%,P<0.05,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和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的发生.结论:滴水双极电凝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组织周围温度,有利于保护甲状旁腺血运和喉返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和抗体定量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早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构建定量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86例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超声检查发现颈区可疑淋巴结转移113枚,术后病理证实阳性74枚(57例患者,纳入阳性淋巴结组)、阴性39枚(29例患者,纳入阴性淋巴结组).比较2组超声定量评分、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结果和穿刺针洗脱液中甲状腺球蛋白(FNA-Tg)、BRAF基因突变、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情况.结果 2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分化级别、病理类型、超声定量评分、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血清Tg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淋巴结组FNA-C阳性率、FNA-Tg水平、血清TgAb水平高于阴性淋巴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NA-C阳性、FNA-Tg≥25 μg/L和血清TgAb≥500 U/mL是淋巴结转移阳性的预测因子(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超声定量评分、FNA-C、FNA-Tg和列线图模型预测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9、0.754、0.795和0.856(P <0.05).结论 FNA-C和FNA-Tg是术前诊断DTC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依据.通过大样本数据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淋巴结转移阳性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可帮助医生术前准确快速地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且克服了单独FNA-C或FNA-Tg的诊断不足,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贺青卿  柴吉鑫 《国际外科学杂志》2011,38(3):214-216,封3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化疗显著增加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风险[1].由于其病程长,且能导致多种后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引入乳腺外科降低了腋窝淋巴结清扫率,但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仍需要腋窝淋巴结清扫[2].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表达情况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1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4例直径>1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12例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对侧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情况。结果 CCR7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及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均为1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CR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4.7%和33.3%,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7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侵犯甲状腺被膜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结论 CCR7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和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两者均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均需要进行颈淋巴结(中央区)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分析手术路径、操作要领及疗效.结果:30例患者除1例因大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0-120min;术后患者无并发症发生,颈部无瘢痕.结论: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手术安全有效,可达到颈部无手术瘢痕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变化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P)恢复时间的关系及对永久性PHP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9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516例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血清iPTH恢复至正常参考值下限的时间及各时间段患者的分布情况。对比不同恢复时间患者术前、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永久性PHP发生情况,并依据是否发生PHP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PHP发生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iPTH水平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PHP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同恢复时间甲状腺全切除患者术前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恢复时间< 1周患者比较,1~4周、1~3个月、4~6个月和> 6个月患者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更低(P <0.05);与1~4周比较,1~3个月、4~6个月和> 6个月患者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低(P <0.05);与1~3个月比较,4~6个月和> 6个月患者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低(P <0.05);与4~6个月比较,>6个月患者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低(P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结节最大直径、术后病理良恶性结果、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否包膜侵犯、是否行Ⅵ区、颈侧区及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清扫、是否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前血磷、术前血钙、术前血清iPTH、术后24 h血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组131I治疗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术后24 h血钙及血清iPTH水平则低于未发生组(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31I治疗[O^R=3.108(95% CI:1.415,6.829)]、术后24 h血钙[O^R=2.768(95% CI:1.036,4.072)]、术后24 h血清iPTH[O^R=3.380(95% CI:1.843,8.104)]水平是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发生永久性PHP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PTH水平对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永久性PHP发生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AUC分别为81.48%(95% CI:0.613,0.930)、76.69%(95% CI:0.726,0.803)、0.817(95% CI:0.781,0.850)。结论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与PHP恢复时间有关,术后24 h血清iPTH水平对永久性PHP发生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甲状腺穿刺活检及洗脱液检测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手术指导中的应用优势,为指导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是否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8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接受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依据该检查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滴水双极电凝镊与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的应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住院的7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滴水双极电凝镊手术,即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对照组用超声刀手术即超声刀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相同组医生进行.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出血、术后甲状旁腺素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滴水双极电凝镊组病例36例,超声刀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构成及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与超声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引流量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低于超声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滴水双极电凝镊组和超声刀组均无术后出血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结论:滴水双极电凝镊在行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要优于超声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识别和保护喉不返神经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行甲状腺手术暴露喉返神经的1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暴露、损伤喉不返神经的情况.结果:10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共暴露喉返神经1784根,术中发现喉不返神经4根(0.22%),全部位于右侧;4根喉不返神经中,术中被误伤1根(1/4),为再次手术患者.结论:甲状腺手术中在正常解剖位置未发现喉返神经时,应高度警惕喉不返神经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