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与普通二倍体黄芩生理生化指标、光合效能及产量间关系的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相关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使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测量系统测定光合指标;产量测定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6 m~2(3 m×2 m),各小区移栽10行,行距20 cm,株距5 cm。结果:四倍体黄芩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二倍体,分别高出28%,2%,17%,除POD以外,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溶性糖含量则高出二倍体19%,MDA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黄芩,说明四倍体黄芩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田间试验表明四倍体黄芩及二倍体黄芩根长度并无显著差异,平均都可达34 cm,四倍体黄芩根粗亦不及二倍体,但其侧根数多于二倍体,最高可达8个,单根质量及总产量亦高于二倍体,增产量可达31.4%。结论:四倍体黄芩D20新品系由于染色体的加倍,使得植株生长势、抗逆性增强,保护植株少受病虫害侵害,从而间接影响药材最终产量的增加;四倍体黄芩光合能力的增强可增加植株干物质的积累,而植物干物质的积累直接影响其产量。这一特性对药用植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和较高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研究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二倍体黄芩之间的遗传差异。方法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四倍体黄芩及二倍体黄芩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得到9条ISSR引物用于正式扩增,多态性百分率为84.2%;遗传距离的变异范围是0.086 9~0.242 9,聚类分析结果将黄芩样本分为两大类,二倍体聚为一类,四倍体聚为另一类。结论 四倍体黄芩新品系D20和二倍体黄芩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ISSR分子标记能有效的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
<正>冰冻切片是一种在较低温条件下使组织快速冷冻到一定的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一种方法。且不经过脱水和透明、浸蜡等一系列繁琐前期实验步骤,组织形态不会收缩;具有简便、快速、易操作、环境污染小(无须用二甲苯有毒试剂处理)等特点~([1])。常用于组织化学、免疫定位及原位杂交等研究。在动物和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