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池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区近3年有螺环境调查数据,绘制感染性钉螺分布电子地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贵池区现有钉螺面积2934.88hm2,感染性钉螺面积10.76hm2.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89.52%,呈片带状分布,感染性钉螺面积占99.92%,钉螺孳生和感染严重,其中以湖滩分布为主;内陆环境点多、散,且环境复杂.钉螺分布以三类流行村为主,主要沿长江、秋浦河、升金湖和九华河流域分布,主要植被是杂草,与居民点距离大多较近,无新发现及复现钉螺.结论 贵池区感染性钉螺分布明显减少,钉螺分布呈徘徊态势,形势依然严峻.要提高查螺质量,加大螺情监测和血防执法工作,重点打击感染性螺点和易感环境,结合综合治理,压缩钉螺及感染性钉螺面积.  相似文献   
2.
<正>疫情变化趋势分析是疾病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08~2012年贵池区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查找工作中的难点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防治实践的重点,为促进血吸虫病传播控制目标实现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收集2008~2012年池州市贵池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血统1一血统6)资料;2008~2012年池州市贵池区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村数据(安徽省血吸虫病监测附表4一附表5);2008~2012年渔船民等流动人员血吸虫病监测数据;2008~2012年贵池区感染性钉螺数据库资料。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近几年来急性血吸虫病发生和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全区2002-2006年急性血吸虫病个案资料,以数据形式录入电子表格(Excel文件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6年全区共发生78例急性血吸虫病例,男性病例是女性病例的4.2倍。男性病例主要感染方式为游泳戏水和捕鱼捞虾,女性病例的主要感染方式为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病例中学生和农民比例较高,学生以游泳戏水为主要感染方式,农民主要是农业生产。在湖沼地区感染的病例略多于内陆地区,湖沼地区以河滩为主要感染环境,内陆地区以沟渠为主要感染环境,感染时间6-8月为接触疫水高峰,7-9月为发病高峰,平均潜伏期40d,最短18d,最长87d,大多数在30d左右发病。结论 贵池区是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流行重点县(区)之一,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呈逐年下降的态势,成批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贵池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外科救治情况,评价救治效果。方法收集贵池区2005-2008年61例晚血外科患者住院病历,对所救治的病例进行回访、分析。结果晚血外科救治的61例病历中,男女之比为1∶3.07,50岁及以上老龄组患者所占比例达65.57%。平均晚血发生时间为25.54年,平均晚血持续未治时间2.82年;98.31%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明显改善,劳动能力恢复者达50.8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救治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调控技术中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结合外周干预途径舌三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15例)和对照组(n=15例)。两组均予常规吞咽障碍治疗,另试验组采用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伪r TMS刺激联合舌三针治疗。治疗频次均为1次/天,5次/周,治疗2周。治疗前后行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采用渗漏误吸评分(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PAS)和功能性经口摄食分级(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AS和FOIS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试验组PAS和FOIS中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舌三针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但结合中枢神经调控技术r TMS治疗,对吞咽功能的恢复更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16—2021年池州市贵池区钉螺新发和复现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规范》和《钉螺调查技术规范》开展钉螺监测,收集2016—2021年贵池区现有钉螺环境、可疑钉螺孳生环境和历史钉螺环境信息,对贵池区新发和复现钉螺环境的面积、数量、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地域特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1年,贵池区新发钉螺环境面积分别为71.61、0、0.52、0、13.00、180.56 hm^(2),复现钉螺环境面积分别为82.27、12.67、8.48、5.12、28.50、291.59 hm^(2);新发钉螺环境数分别为12、0、2、0、2和24个,复现钉螺环境数分别为29、6、25、20、6和283个;新发钉螺环境平均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8.41%、0、21.58%、0、17.58%、19.66%,复现钉螺环境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8.46%、28.80%、17.15%、13.49%、8.55%、21.52%;新发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42、0、2.62、0、0.97、0.91只/0.1 m^(2),复现钉螺环境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70、1.01、1.10、1.65、0.68、1.43只/0.1 m^(2)。贵池区新发钉螺环境主要位于梅龙街道、江口街道和乌沙镇的长江滩地,牛头山镇和殷汇镇的秋浦河滩地;复现钉螺环境主要位于杏花村街道、殷汇镇的秋浦河滩地以及唐田镇升金湖滩地。新发钉螺环境所在水系主要为长江、秋浦河和九华河;钉螺复现环境所在水系主要位于秋浦河、白洋河和升金湖。结论 近年来贵池区每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钉螺扩散现象,对于出现新发或复现钉螺的重点地区,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钉螺控制措施,防止钉螺扩散和血吸虫病蔓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贵池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为制定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要求,对贵池区国家级监测点2015—2019年人畜病情、螺情和野粪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贵池区国家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开展本地人群血清学查病4 297人⋅次,血检阳性率从2015年的7.22%下降至2019年的2.48%;流动人口累计血清学查病1 274人⋅次,血检阳性率分别为8.00%、11.50%、7.58%、4.42%和7.91%。本地和流动人群均未查到粪检阳性者。五年间未发生本地感染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无新(复)发晚期血吸虫病病例。筛查猪92头,犬108条,均未发现粪检阳性家畜。累计调查钉螺面积219.49 hm2,共捕获活螺6 216只,活螺密度分别为2.84、1.08、2.91、2.14和0.88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    贵池区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需进一步完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提高监测敏感性和水平,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9.
安徽贵池区晚期血吸虫病人分布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及时、全面的掌握贵池区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分布、分型特点,为开展晚血病人救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订晚血调查方案,明确调查方法、内容、标准,收集全区晚血病人个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VisualFoxPro6.0和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共有晚血病例595例,晚血患病率为0.95‰。男性368例,占61.85%;女性240例,占38.15%。年龄最大者85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61.88±11.76岁。75.13%晚血病人分布在未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的流行村中。巨脾型占58.40%、腹水型占40.34%、结肠增厚型和侏儒型占1.17%。已实施脾切除手术260例。小学以下文化占88.91%。治疗次数不超过3次的占77.82%。结论晚期血吸虫病的发病率与当地疫情严重程度有关,大部分晚血病人分布在疫情未达到传播控制的疫区。晚血病人呈老龄化趋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2 年贵池区钉螺及感染性钉螺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全区近3 年有螺环境调查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贵池区现有钉螺面积2 627.15hm2,无感染性钉螺。湖沼型流行区有螺面积占89.71%,呈片带状分布,其中以湖滩分布为主;内陆环境点多、散,且环境复杂。钉螺分布主要沿长江、秋浦河、升金湖和九华河流域分布,主要植被是杂草,与居民点距离大多较近,无新发现及复现钉螺。结论 贵池区钉螺分布环境复杂,呈逐年下降态势,感染性钉螺首次降为0。要加大螺情监测工作力度,重点打击易感环境,结合综合治理,压缩钉螺及易感环境面积,夯实达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