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加温与联用顺铂(DDP)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加温及加温联合DDP对卵巢癌DDP敏感细胞系skov3和DDP耐药细胞系SK-OV-3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分析加温与DDP在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中的相互作用;采用TUNEL和流式细胞术分析加温及加温联合DDP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探讨热化疗的作用机制.结果 42℃以上加温可显著抑制卵巢癌DDP敏感和耐药细胞系细胞增殖(P<0.001),且与加热温度和时间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加热与DDP在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上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在skov3细胞系以相加作用(0.85≤q≤1.15)为主,而在SK-OV-3细胞系则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q>1.15).加温可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并降低S期细胞比率和增加G0/G1期细胞比率.加温与DDP在诱导skov3细胞凋亡上表现为相加作用(0.85≤q≤1.15).41~42℃、30~90分钟加温与2.5 μg/ml DDP可协同诱导SK-OV-3细胞凋亡(q>1.15).结论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是热疗杀伤卵巢癌细胞的重要机制.加温与DDP在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上具有相加或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宫角妊娠诊断准确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确诊的宫角妊娠病例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各项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以及产生误诊的原因等。结果:宫角妊娠临床主要表现为停经、下腹痛、阴道流血。术前诊断为宫角妊娠15例(诊断符合率55.6%),其余12例中7例(25.9%)诊断为宫外孕,4例(14.8%)诊断为人流不全,1例(3.7%)诊断为异常子宫出血。B超单项检查准确率为31.7%。结论:提高B超诊断技术,合理运用宫腔镜、腹腔镜等检查手段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卵巢囊肿及其他附件疾病的腹腔镜手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卵巢囊肿及其他附件疾病是妇科手术最为常见的适应症之一。现就卵巢囊肿及其他附件疾病的腹腔镜手术类型、适应症及其他手术相关问题作一阐述。1 手术类型及适应症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推广应用 ,在腹腔镜下同时对卵巢囊肿及其他附件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已成为可能 ,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穿刺术 :仅用于卵巢滤泡囊肿、黄素囊肿以及多囊卵巢。术时做脐部 10 mm置镜孔及左下腹相当于“麦氏点”部位附近 5 mm操作孔即可 ,术中以单极电凝钩电凝囊肿表面最薄弱处 ,放出囊液即可 ,一般不需电凝止血。多…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 Puget Sound社区保健协会 (GHC)的病例库中挑选了 70 5名绝经后的原发性乳腺癌妇女 ,以与之匹配的 6 92名非乳腺癌妇女为对照进行了该项病例对照研究 ,以探讨HRT与乳腺癌及其不同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患者年龄 5 0~ 74岁 ,于 1990年 7月 1日~ 1995年 12月31日被诊断为原发性乳腺癌。对照病例同样来自 GHC,根据患者的年龄、诊断乳腺癌的年龄和患病时间、以及加入 GHC的时间等因素进行匹配。分别有 70 5例患者和 6 92名对照符合条件被纳入分析。药物的使用情况由 GHC药房的电脑记录和问卷调查提供 ,对于 1977年以前或加入 GH…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妊娠的病因以及其临床诊治方法,提高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宫颈妊娠共7例。结果均保守性治愈出院。结论宫颈妊娠是一种极罕见的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改善结局。  相似文献   
7.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34例新生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佛山市第一医院对 1 34例孕 2 8~ 36 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单活胎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潜伏期≤2 4h及 >2 4h新生儿的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潜伏期≤ 2 4h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明显高出潜伏期 >2 4h组(P <0 0 1 ) ,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 >2 4h较潜伏期≤ 2 4h组高 (P <0 0 1 )。而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随破膜时间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 ,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的并发症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Ⅰb~Ⅱa宫颈癌LRH+LPL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总中转开腹率1.71%(2/117),术中并发症发生率7.69%(9/117),其中髂血管损伤4例,除1例镜下处理髂总静脉的营养支失败中转开腹外,其余3例髂血管损伤均在镜下完成修补。术中膀胱损伤5例,除1例膀胱损伤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术后尿潴留38例,淋巴囊肿4例,输尿管瘘、肠梗阻、膀胱阴道瘘各1例。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熟练和并发症防治技巧的掌握,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有望成为一种代替开腹手术极具潜力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rsistent ectopic pregnancy.PEP)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的470例输卯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前血HCG水平及术后递降率等因素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相关性,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最佳临界点。结果470例患者中,共计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33例(7.02%.33/47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与同侧输卯管妊娠史、术前血HCG水平、术后第9、第12天血HCG递降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停经时间、非同侧输卯管妊娠史、输卯管完整性、腹腔内出血、附件包块大小、下腹部手术史、盆腔粘连、妊娠部位、术后第3、第6天血HCG递降率无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与患者术前血HCG水平、术后第9、第12天血HCG递降率仍呈相关关系(P〈0.05)。以术前血HCG水平大于3390mlU/ml结合术后第9天血HCG水平递降率小于41%为阈值。预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97%和85.91%。结论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与患者术前血HCG水平及术后第9、第12天血HCG递降率相关,当术前血HCG水平大于3390mIU/mL,并术后第9天血HCG递降率小于41%时,应及时应用甲氨蝶呤(MTX)等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用于指引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手术中淋巴结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妇科行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7例,手术开始前于宫颈注射吲哚菁绿,国产欧谱曼迪荧光腹腔镜系统(opto-cam2100)采集淋巴显影图后系统性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达左肾静脉水平,术后将显影和非显影淋巴结分别标示送检。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荧光显影对于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影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37例患者中显影成功34例,显影率为91.9%。其中仅盆腔淋巴结显影22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均显影11例,仅腹主动脉旁区域显影者1例,盆腔及腹主动脉旁区域显影率分别为89.2%(33/37)和32.4%(12/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射经验(≤10例vs.10例)为显影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1,95%CI 1.082~59.135),而体重指数、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患者年龄等对显影效果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显影病例中,根据显影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灵敏度为85.7%,假阴性率为14.3%,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为96.4%、97.1%。28例多区域显影者中,根据显影淋巴结肿瘤转移状态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为100%,假阴性率为0。结论吲哚菁绿荧光显影在临床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显影淋巴结对于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是否存在肿瘤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指引下选择性淋巴结切除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手术中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