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林翠柳  曾惠珠  周雅燕  王翠娥 《中国校医》2011,25(5):354+356-354,356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ASAⅠ~Ⅱ级,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I组,术后遵医嘱肌内注射哌替啶镇痛;E组,术后单次硬膜外吗啡镇痛;C组,术后行PCA镇痛。观察术后3、12、24、48 h各时间段镇痛效果(VAS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术后48 h让患者重新评估VAS评分〉3分时距离手术结束的时间,并询问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前后伤口疼痛情况。结果术后3、12、244、8 h I组病人VAS评分均明显高于E组和C组(P〈0.01),术后24、48 h E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VAS评分〉3分时距离手术结束的时间:I组(3.2±1.6)h,E组(17.6±5.4)h,C组未出现VAS评分〉3分。术后肛门排气时VAS评分〉3分的比例分别为I组为80.0%,E组为40.0%,C组10.0%(P〈0.01)。结论术后遵医嘱肌注哌替啶镇痛对病人术后疼痛治疗是不够的,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维持接近24 h,术后PCA应用于手术后镇痛优于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0月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毒供应室应用基于质量敏感指标改进的管理模式。对比改进前后的器械检测合格率、B-D试验合格率及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指标。结果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器械检测合格率和B-D试验合格率优于改进前(P<0.01)。改进后消毒供应室在器械回收、洗涤、包装、物品发放、灭菌等方面的情况优于改进前(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的预防过程中,应用质量敏感指标能够有效提高器械回收、洗涤、包装、灭菌等方面的合格情况,保证器械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皮瓣移植在整形外科应用较为广泛,它对恢复受皮区外形和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一旦失败将造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的畸形和缺损,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术前应做好心理护理,根据皮瓣移植手术特点,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包括术前照相、供受皮区准备、病室准备等。而术后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的姿势固定;加强疼痛护理,尽量减轻疼痛;注意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及时发现潜在不安全因素,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4.
周雅燕  林翠柳  曾惠珠 《中国校医》2012,26(2):127+129-127,129
一般认为肝癌是由乙肝及丙肝病毒感染为主要危险因素,其中乙肝病毒(HBV)为发展中国家的肝癌形成原因,而丙肝病毒(HCV)为发达国家的原因,2者联合所致的肝癌早期占肝癌早期发病数的80%以上。其他危险因素如酒精、黄曲霉毒素B1(AFB1)、日本血吸虫、氯乙烯(VC)及饮水污染等亦受重视。我国是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