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Bx蛋白具有广泛的反式激活作用,可通过多种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参与细胞凋亡、DNA修复调控,促进细胞周期进程,与HCC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采用脂质体转染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模型L02/HBx,运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其细胞周期、增殖及细胞凋亡情况,着重研究阿霉素干预后HBx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旨在探索HBx致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HBx基因下调p21对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转基因细胞模型HepG2/HBx,观察HBx基因对HepG2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P21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和G418筛选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HepG2/HBx,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HBx mRNA与蛋白的表达.分别以四唑蓝(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HBx细胞及对照组HepG2与HepG2/pcDNA3.1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的HepG2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另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P21与抑癌基因p53mRNA的表达.结果:HepG2/HBx细胞中有HBx mRNA和蛋白的表达.HepG2/HBx细胞生长速度加快.HepG2/HBx中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减少(43.34%±3.11%vs57.69±4.28%,P<0.01),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28.69%±1.17%vs22.41%±1.99%,P<0.05),同时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其凋亡率也显著降低(1.19%±0.06%vs 5.43%±0.42%, P<0.001).细胞周期蛋白p21 mRNA在HepG2/HBx细胞中的表达较对照组细胞显著降低(0.16±0.05vs0.78±0.15,P<0.001),而p53表达则无显著变化.结论:HBx基因可下调细胞周期蛋白P21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HBx基因加速HepG2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增殖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信号通路蛋白SHH在胰腺癌组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胰腺癌组织与30例胰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HH的表达,并分析SHH表达与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中的SHH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病变组织(66.67%vs.0.00%,P0.05)。胰腺癌组织中的SHH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是否患者的淋巴节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SHH表达阳性表达胰腺癌患者与SHH表达阴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67%vs.20.00%;18.4个月vs.15.6个月,均P0.05)。结论:SHH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增高,其阳性表达可能与患者的疾病进展有关,但与患者的远期预后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酒精性肝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左卡尼汀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以及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陈莹晖  李裕明  林松挺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558-1561,1580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干预对INS-1细胞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先用α-硫辛酸(200μmol/L)加入INS-1细胞中一起培养6 d,再应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作用于INS-1细胞48 h,抽取上清液测定MDA含量,并检测GSIS值,同时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UCP 2基因的表达,并与不加α-硫辛酸组互相比较。结果:(1)在相同糖浓度下,LA干预组与未加LA干预组相比,MDA含量升高,GSIS值降低,各浓度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2)在相同糖浓度下,-αLA干预组与未加-αLA干预组相比,UCP2mRNA表达增强且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αLA为一个促氧化剂,能引起MDA含量增加,UCP2mRNA表达增强,GSIS值下降,说明-αLA在较长时间作用于胰岛细胞时起到促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探讨其对UC的诊断价值和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评估作用.方法:采集66例活动期UC患者、24例患者缓解期UC患者和20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清样本,使用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分析其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发现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明显高于缓解UC患者和健康对照者(725.6 pg/mL±239.6 pg/mL vs 311.2pg/mL±87.5 pg/mL、218.6 pg/mL±76.8 pg/mL)(P0.001).尤其发现重症UC患者比中度和轻度UC患者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UC患者S100A12水平与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5).活动期UC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血清中S100A12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外周血清中S100A12水平明显升高,并能够预测UC的疾病活动程度,提示S100A12是一项有效的指标,可用于判断UC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术后肠胆反流(DBR)的发生因素.方法 在2012年9月至2016年2月选择在该院消化科进行住院诊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98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十二指肠乳头EST,判断术后DBR发生情况,调查发生因素,同时进行奥狄括约肌(Oddi括约肌)功能的测定与远期并发症的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EST,198例患者平均胆总管直径为(2.24±0.24)cm,平均胆总管结石数量为(3.63±1.12)个,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为(1.02±0.19)cm.EST术后出现DBR 12例,发生率为6.1%,平均放射性活度为(3.39±0.89)MBq.EST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压高峰值和收缩频率分别为(31.49±4.22)mm Hg和(3.78±0.53)次/min,都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Oddi括约肌基础压和胆总管压力分别为(8.23±1.03)mm Hg和(3.32±0.45)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胆囊结石、胆总管直径、术前术后Oddi括约肌收缩频率差值、结石数量、结石最大直径为EST术后DBR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远期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9.1%,其中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管狭窄6例,乳头狭窄4例,结石复发4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EST术后DBR比较常见,可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下降与远期并发症的增加,需要积极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的9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将手术后1年内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复发组,1年内未出现转移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分析性别、年龄、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AFP)、糖类蛋白肿瘤标志物19-9(CA19-9)、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总胆红素、白蛋白、国际标准化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是否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肿瘤大小、位置、数目、是否侵犯血管、包膜是否完整、病理分化程度、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23个因素对原发性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 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大小、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13个因素经单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AFP、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肝癌CLIP评分、肝癌TNM分期等9个因素,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经多因素生存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06和0.003).结论 年龄、CA19-9、ALT、AST、GGT、总胆红素、白蛋白、INR、肿瘤包膜是否完整、肝癌TNM分期等因素是肝癌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AFP、肿瘤大小、肝癌的CLIP评分是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转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径≥30 mm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09例大肠LST患者,并根据病变大小分为直径≥30 mm及直径30 mm两组,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内镜下形态学分型、组织病理类型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变部位、内镜下分型、组织病理及上皮内瘤变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好发于直肠(75.4%,4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发于直肠(36.5%,19/52)及近端结肠(44.4%,21/52);直径≥30 mm的大肠LST以结节混合型为主(61.4%,35/57),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颗粒均一型(51.9%,27/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多为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89.5%,51/57)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57.9%,33/57),而直径30 mm的大肠LST则主要是绒毛管状腺瘤(78.8%,41/52)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84.6%,44/52),病变直径≥30 mm的大肠LST拥有更高的恶性潜能(高级别内瘤变+浸润癌的百分比分别为42.1%(24/57)和15.4%(8/52)(P 0.05)。结论 L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与大肠癌发生关系密切。LST直径≥30 mm时好发于直肠,内镜下形态学类型以结节混合型为主,组织中绒毛成分较多,恶变潜能更高,值得临床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肠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告1例大肠血管瘤,并检索2000~2017年国内外关于大肠血管瘤的相关文献,选取资料相对完整的文献54篇,对111例大肠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影像学检查、结肠镜检查、病理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随访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反复无痛性便血是大肠血管瘤最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无明显症状。结肠镜检查阳性率高,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确诊还有赖于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和内镜治疗是目前大肠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大肠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以反复无痛性血便为主,诊断需依靠结肠镜及病理学诊断。外科手术或内镜治疗可消除胃肠道血管畸形,控制活动性出血,降低未来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