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斜外侧入路稚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AS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18例行OLIF术治疗AS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疗效评价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摄腰椎正侧位X片,测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IDH)、椎间孔高度(IFH)和椎间孔面积(IFA)等影像学参数。摄腰椎CT三维重建评估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71±15)min(50~95 min),手术出血量(65±28)ml(20~200 ml),术后平均住院(7±2)d(4~9d)。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JOA评分和ODI指数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手术节段IDH、IFH、IFA由术前(5.5±0.6)mm、(15.3±1.4)mm、(135.3±6.5)mm分别增至术后(10.4±0.5)mm、(20.1±2.2)mm、(200.6±12.5)mm。术后2例患者出现术侧大腿前侧疼痛、屈髖无力,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融合器下沉,但未出现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椎间植骨已融合。所有患者术后1年植骨均获融合,未发现ASD复发。结论OLIP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的安全有效术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骨软骨瘤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腰3椎体骨软骨瘤患者。 结果:41岁男性主诉腰痛3年,加重伴左下肢疼痛1月余。结合病史、查体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诊断为L3椎板骨占位(性质待查)。在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占位切除送检及椎管减压手术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结果。 结论:脊柱骨软骨瘤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低,多数为产生临床症状后才被发现,临床中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软骨瘤应作为腰椎管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脊柱骨软骨瘤诊断明确后,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并在术中仔细彻底地切除占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髓内钉(IMN)与微创钢板技术(MIPO)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66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术式不同分为IMN组、MIPO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前、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VAS评分、AOFAS评分及末次随访时的Johner-Wruhs踝关节功能评级。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MIPO组患者相比较,IMN组患者虽然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辅助复位、腓骨固定等方面更多或更高,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IMN组为15.15%(5/33,例)低于MIPO组的33.33%(11/33,例),存在差异(P<0.05)。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方面:两组患者在术后末次随访时的踝关节VAS评分、AOFAS评分较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末次随访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术后血钙骨代谢状态的变化及再骨折的风险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骨四科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26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给予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血钙、PINP、 β-CTX水平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再发骨折...  相似文献   
5.
<正>骨软骨瘤表现为位于骨表面的骨性突起物,顶面有软骨帽,中间有髓腔[1]。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多见于长骨干骺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2]。脊柱骨软骨瘤相对少见,仅占骨软骨瘤的1.3%~4.1%[3]。本文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3医院骨科收治的腰3椎体软骨瘤1例。该例患者软骨瘤突起于腰椎椎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