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在预防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所致静脉炎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86例需行PICC置管术的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操作规范置入PICC,地塞米松组92例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0.08mg·mL。稀释液50mL浸泡PICC导管,生理盐水组94例使用生理盐水50mL浸泡PICC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min。比较两组患儿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率、出现时间、严重程度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地塞米松组静脉炎发生率14.1%(13/92),平均出现时间为(4.4±1.0)d,生理盐水组分别为33.O%(31/94)和(2.8±0.8)d,地塞米松组静脉炎严重程度低于生理盐水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PICC置管前,使用地塞米松溶液预处理导管,能降低PICC所致静脉炎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且能延缓静脉炎出现时间,未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87例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措施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气管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情况、机械通气48 h及48 h后VAP发生率、胸片较前改善时间、肺不张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机械通气48 h的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48 h后痰培养阳性病原菌情况、VAP发生率、胸片较前改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清除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口腔定植菌及革兰氏阴性菌,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VAP的发生,改善其机械通气48 h后的肺部感染情况,有利于改善预后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肝素化在新生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抽签法将723例入住NICU留置PICC导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402例和对照组321例,对照组每日更换大液体时用20 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2~3 m L脉冲式冲洗PICC导管后,再用20 m L注射器抽取1~2 m L淡肝素液(1 U/mL)脉冲式冲洗导管,并将淡肝素[10 U/(kg·mL)]加入大液体持续泵入;试验组每日更换大液体时只用20 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3~5 m L脉冲式冲洗PICC导管。比较2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后堵管、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结果 2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置管7 d后的WBC、PL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7 d后对照组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凝血酶时间明显长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肝素化在新生儿PICC的应用,可有效减少置管过程中持续使用肝素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方便导管维护,从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定位采血法的可行性,为新生儿动脉采血提供更多方法及部位选择。方法将120例需动脉采血的新生儿采用摸球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足背动脉定位采血,对照组采用桡动脉定位采血,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采血针充盈时长、采血后按压时间、标本溶血以及血肿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标本溶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针充盈时长、采血后加压止血时间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动脉采血可选用足背动脉定位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母乳应用于新生儿臀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96例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符合纳入标准的新生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左侧臀部设为实验侧,右侧臀部设为对照侧;实验侧采用母乳涂抹臀部护理,发生红臀增加母乳涂抹次数;对照侧用清水清洗臀部,并进行常规护理,若发生红臀给予康复新湿敷。观察两侧红臀的发生率、面积以及痊愈时间等情况。结果实验侧红臀发生率为14.58%,以轻度红臀为主,红臀面积(0.8±0.1)cm2;对照侧红臀发生率为27.08%,轻度、重I度、重II度均有分布,以重I度为主,红臀面积(2.5±0.9)cm2。两侧红臀程度及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红臀愈合时间为(3.9±1.1)d,对照侧红臀愈合时间为(8.3±3.2)d,两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红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静脉置管脐旁缠绕固定法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类实验研究设计,将145例拟接受脐静脉置管新生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脐静脉置管成功后对照组(n=67)常规采用密闭式脐周缠绕固定法,干预组(n=78)采用脐旁缠绕固定法。比较两组患儿导管的总留置时间、更换贴膜的次数、导管移位率及脐部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干预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更换贴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脐部并发症(渗血、脐部皮肤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采用脐旁缠绕固定法,能有效减少更换贴膜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