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评价StarEyes 900(万灵帮桥,中国)与IOLMaster 500(蔡司,德国)2种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健康受试者眼部参数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前瞻性观察2021年6月至7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眼部检查的62例健康受试者共124只眼,分别通过StarEyes 900与IOLMaster ...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在医疗场景中的新型应用服务模式并分析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应用效果,以此评估该系统应用于互联网医院开展医疗咨询服务的实际效能.方法:本研究应用智能语音随访系统针对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的常见问题进行回访.首先,针对随访目的,设计出完善的结构化随访内容与步骤.其次,部署智能外呼系统自动拨打用户电话...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分型与前C基因及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为临床优化乙型肝炎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征集98例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乙肝表面抗原(HBsAg)基因测序进行基因分型。同时对前C基因及BCP进行测序分析。结果研究对象中HBV基因分型为:A:11例(11.2%);B:20例(20.4%);C:56例(57.1%);D:8例(8.2%);B/C混合型:3例(3.1%)。与其他基因型相比较,基因B和C型的患病率较高。基因型C的前C基因突变率为46.9%(46/98),较其他基因型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85,P<0.01);基因型C的BCP突变率为41.8%(41/98),较其他基因型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14,P<0.01)。结论 HBV基因分型以B、C基因为主。基因型C与BCP和前C基因突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检测新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测技术锁核酸(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 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选取本院20例健康献血者和肝病专科住院的75例经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别采集血液样本进行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特异性试验。同时对LNA-实时PCR方法的重复性、特异性和线性范围等进行分析。结果 其线性范围为10~2.3×109 IU/ml。将10 IU/ml作为检测下限,具有95%可信区间。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其斜率接近1.0 (R2=0.999)。批内变异值为3.88%~4.36%,批间变异值为8.5%~11.7%。20例健康献血者的阴性对照血清HBV-DNA检测均为阴性,而75例经COBAS Amplicor检测HBV DNA阳性患者的血清样本除1例阴性外,其余都为阳性。结论 LNA捕获TaqMan探针实时PCR方法为HBV-DNA检测的一种快捷灵敏、准确度高的新方法,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雅培i2000SR化学发光分析仪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分析手工稀释液。方法利用人血浆(HBsAg、HBV-DNA和抗HIV-1/HIV-2呈阴性)与Beckman Coulter DxI800冲洗缓冲液,按4∶1体积比配制成80%血浆稀释液。分别用自制80%血浆稀释液和原厂HBsAg稀释液对100例HBsAg阳性血清样本进行稀释后上机检测,并将测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厂HBsAg稀释液与自制80%血浆稀释液对血清样本稀释后所测得HBsAg值比较,前者测得结果绝大多数比后者所测得血清值高,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80%血浆HBsAg稀释液替代雅培i2000SR HBsAg手工稀释液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耐药病毒株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耐药病毒株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征集340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经离心分离血浆,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再进行基因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为:A型16例(4.7%),B型112例(32.9%),C型148例(43.5%),D型44例(12.9%),B/C混合型20例(5.9%)。其中发生YMDD耐药突变的基因型分别是:A型4例(25.0%),B型20例(18.5%),C型64例(42.1%),D型8例(18.2%),B/C混合型4例(20.0%)。结论 HBV基因型C发生YMDD耐药突变的频率较高,HBV基因型与YMDD突变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与耐药病毒株产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5例接受拉米夫定治疗1年以上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经离心分离血浆,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再进行基因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测序和基因型分析结果为A型4例(4.7%),B型28例(32.9%),C型37例(43.5%),D型11例(12.9%),B/C混合型5例(5.9%)。其中发生YMDD耐药突变的基因型突变率分别是A型1例(25.0%),B型5例(17.9%),C型16例(43.2%),D型2例(18.2%),B/C混合型1例(20.0%)。结论 HBV基因型C型发生YMDD耐药突变的频率较高,HBV基因型与YM-DD突变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