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减轻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慢血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实施PCI治疗慢血流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例。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术后同时给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疗程2周。对比两组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舒张及炎症指标。治疗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舒张功能(FMD)、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MPs、vWF、ET-1、IL-6、CRP和TNF-α降低,NO、eNOS、FMD及NMD 升高;治疗前后两组比较,治疗后患者外周血EMPs、vWF、ET-1、IL-6、CRP及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NO、eNOS、FMD及NMD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降低 (P?<0.05)。结论 冠心病PCI术后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能减轻慢血流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12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3)予以常规预防治疗,观察组(n=63)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预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CIN发生率、治疗前后肾功能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CIN发生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9%(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微球蛋白增加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予以前列地尔预防性治疗,有助于进一步保护肾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 HBV 转化为 HCC 相关的关键基因,并探索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分析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GSE55092、GSE84044和GSE121248的mRNA微阵列数据,其中包括119个HBV相关的HCC组织和252个HBV相关的非肿瘤组织。“sva”R包用于去除批间差。进行整合分析,获取HBV相关肝癌和HBV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通过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使用相互作用基因搜索工具(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挖掘最重要的模块和关键基因。cBioportal用于分析hub基因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和Oncomine数据库对TCGA数据库中肝癌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验证,探讨hub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通过逆转录定量PCR(RT-qPCR)实验验证17对临床肝细胞癌样本与邻近非肿瘤组织中hub基因的表达。结果 共获得121个DEGs(P< 0.01),鉴定出3个遗传标记,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1(CDK1)、细胞周期蛋白B1(CCNB1)和核分裂周期蛋白80(NDC80),与细胞周期、嘧啶代谢和DNA复制有关,这3个基因高度相关(P<0.05)。UALCAN数据库证实这些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并获得相关预后信息。Kaplan-Meier表明,它们与HCC患者的低存活率相关。CDK1、CCNB1和NDC80与肝癌分级相关(P< 0.05),RT-qPCR实验证实CDK1、CCNB1和NDC80的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结论 CDK1、CCNB1 和NDC80基因可作为HBV相关肝细胞癌的预后标志物,在肝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Z尾静脉不同给药方法和补造模时不同给药剂量致大鼠糖尿病成模状况的差异。方法本实验通过尾静脉不同的给药方法(非盐水导入组、盐水导入组)以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以及未成模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STZ补造模(全量组、2/3全量组)。观察给药后大鼠成模情况、一般状况及检测各组成模后3d、4W、8W血糖值的变化。结果盐水导入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STZ尾静脉注射造模时的死亡率(6.52%),并提高成模率(73.9%)。补造模时2/3剂量组死亡率降低(6.67%,P〈0.05)且成模后血糖各组间,各时间点无差异(P〉0.05)。结论盐水导入的尾静脉给药方法是注射链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最佳途径,补造模时以2/3剂量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现状,探讨推广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曾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进行住院前及后续2年随访对危险因素的知晓及二级预防用药的情况。结果:110例冠心病患者与住院前比较,随访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二级预防,在知晓率、控制情况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5);住院时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是规范的(P<0.05),但除阿司匹林的服药率在随访2年时仍保持较高比例,与院内比率相近(P>0.05)外,冠心病患者未能长期坚持服用他汀类调脂药、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P<0.05)3种药物。结论:冠心病二级预防规范化管理是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依从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法舒地尔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Rh0激酶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UVECs分为对照组、AngⅡ组、阻断剂组和药物组。硝酸还原酶法测NO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测MCP-1蛋白定位表达,蛋白印迹法测Rho激酶和MCP-1蛋白定量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NO含量显著减少(P<0.01);阻断剂组、药物组NO含量较AngⅡ组显著升高(P<0.01);药物组与阻断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AngⅡ组比较,阻断剂组和药物组Rho激酶及MCP-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2组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可对AngⅡ诱导的HUVECs产生保护作用,通过降低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在低危、中危非瓣膜性房颤(NVA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A2DS2-VASc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62例,CHA2DS2-VASc评分为0分)和中危组(66例,CHA2DS2-VASc评分为1分)。将低危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30例)和阿司匹林组(B组,32例)。将中危组6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C组,32例)和华法林组(D组,34例)。评价四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发病原因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心功能均以NYHA I级为主,四组在心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高于D组(χ2=4.3453,P=0.0371),C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D组(χ2=5.5479,P=0.0185)。结论阿司匹林对预防低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影响。华法林可减少中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糖条件下猴脉络膜-视网膜内皮细胞(RF/6As)损伤时的单层通透性、Rho激酶1(ROCK1)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枸杞多糖(LBP)对上述变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RF/6As,分为等渗葡萄糖处理组(对照组)、40mmol/L葡萄糖处理组(高糖组)及LBP+40mmol/L葡萄糖处理组(LBP+高糖组)。各组分别培养1、3、5、7d,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RF/6As形态,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作为示踪剂用二室弥散系统检测RF/6As单层通透性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细胞骨架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ROCK1在5d、7d各组细胞中的表达量。结果第3、5、7天,高糖组RF/6As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形,正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单层通透性逐渐增加;3个时间点HRP的A值分别为0.074±0.011、0.135±0.022、0.253±0.04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BP+高糖组仅于7d时细胞形态略有改变,5d及7d时HRP的A值分别为0.069±0.004和0.114±0.009,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明显低于高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检测显示,7d时LBP+高糖组ROCK1灰度值为35849.47±1032.36,高糖组为21356.10±156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糖可引起RF/6As单层通透性增加和细胞骨架的重排以及ROCK1的高表达,而LBP可通过下调ROCK1的表达减轻高糖对RF/6As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由单核/淋巴细胞黏附并激活内皮细胞(EC)而开启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疾病[1],是冠状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脑梗死等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