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葛根定眩胶囊对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X线征象改变及血浆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64例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分别予葛根定眩胶囊、盐酸氟桂利嗪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和血浆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椎形态改变程度、颈椎椎体滑移距离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浆NPY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定眩胶囊能够增加交感神经源性颈性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量,与盐酸氟桂利嗪作用相似;能降低血浆NPY含量,作用优于盐酸氟桂利嗪。推测葛根定眩胶囊治疗颈性眩晕不仅作用于血管,还可能通过改善颈部软组织痉挛,降低颈部交感神经兴奋,进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痉挛,增加血供。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旋覆花-赭石药对不同配伍比例单煎、合煎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4组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1, 5-二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C 8个指标成分的含量, 并采集各样品的指纹图谱, 计算指纹图谱中各共有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 采用SPSS 26.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标定了16个特征峰, 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样品中, 峰1、峰2、峰4、峰6、峰9、峰10、峰12、峰13、峰15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旋覆花、赭石配伍比例为3∶1时, 单煎与合煎样品指纹图谱及指标成分含量差异较大, 除峰7、峰14外, 其余特征峰的"峰面积/称样量"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8个指标成分含量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配伍比例旋覆花-赭石药对单煎与合煎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亚硝胺能在许多动物中诱发多种肿瘤,它可在体外合成,也可在体内合成。本文报导在正常人大便中测得几种挥发性亚硝胺、从而提出胃肠道下部内源性合成亚硝胺的可能性。用二氯甲烷抽提冰冻浓缩的大便样品,将萃取液注入气液色谱(GLC)或与热能分析器(TEA)相联的高压液相色谱(HPLC),观察到二甲基亚硝胺(NDMA)、二乙基亚硝胺(NDEA)、二丁基亚硝胺(NDBA)、亚硝基哌啶(NPIP)及亚硝基吗啉(NMOR)的五个峰。例如在一份样本中,其含量分别为0.04、0.10、0.08、0.08及0.02μg/l。  相似文献   
4.
Rudell等人报告胃癌病人的胃液亚硝酸盐浓度增高,平均为38.8μM/l,且与胃液氢离子浓度呈负相关。考虑到在因良性溃疡病部份胃切除的病人中,胃残端易发生癌变。本文作者对63名因良性溃疡病部份胃切除后15~27年的病人作胃镜检查,并取其空腹胃液检查亚硝酸盐含量,发现29例有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3例有显著的非典型性增生。在27例因十二指肠溃疡曾作胃切除15年以上的病人中曾作胃液分析,发现有组织学改变的半数病人中,胃液亚硝酸盐浓度升高。而无组织学改变者,无一人有胃液亚硝酸盐升高。  相似文献   
5.
魏青兰  杨赞 《智慧健康》2023,(21):170-173
目的 探讨弹性髓内钉固定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股骨干骨折患者84例,并依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法,实验组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经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发现实验组检测值整体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股骨干骨折固定评分表结果,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情况,实验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VAS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值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实验组的评分值较低,疼痛改善情况更显著(P<0.05)。结论 弹性髓内钉固定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减轻患者疼痛度,同时还可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整体临床疗效佳,值得大力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经活血针灸法早期介入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和肌电图的变化。方法①选择2004-01/2005-10连云港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科门诊的面神经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②两组均口服抗炎西药治疗。针灸治疗组加用点刺放血(用CE0297型采血器5.0深度点刺穴位,每穴三四次,然后局部拔罐使之出血1~3mL。1次/d,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治疗2个疗程)加隔药灸(将以牵正散配方全虫、白芥子、白附子为主自己加工中药细末水调,做成药饼,用大灸柱隔药饼灸,每穴灸5壮,治疗取穴,次数,疗程同点刺放血)。③于患者初诊时,治疗1,2,3周后评估患者面神经功能。④于患者治疗10d后采用英国牛津HYNEIGY(5CH)型肌电图经皮测试评估治疗效果。⑤计量及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结果面神经炎患者2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1,2,3周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1.87,8.51,14.75,P<0.01)。②针灸治疗组面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7.49,P<0.01)。结论温经活血针灸法早期介入可改善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魏酸甲酯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组(不给药、不造模),缺氧模型组(仅造模),阿魏酸甲酯高、中、低(40、20、10μmol/L)剂量组,阳性对照药组(环孢菌素A,1μmol/L)。各给药组细胞经药物预处理及缺氧损伤造模后,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三磷酸腺苷(ATP)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情况的变化。结果与缺氧模型组比较,阿魏酸甲酯高、中、低剂量组H9c2心肌细胞中LDH、MDA、CK水平和ROS荧光强度均显著降低,AT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线粒体膜电位红/绿荧光强度比值和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绿色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阿魏酸甲酯能逆转缺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的生化指标水平,稳定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的开放程度,对缺氧损伤H9c2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呈剂量依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代偿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86例MCA供血区域梗死患者(观察组),于发病1周内进行TCD检查,并在入院当天及第21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TCD检查显示64例患者有大脑前动脉(ACA)代偿,35例患者有大脑后动脉(PCA)代偿,27例患者既有ACA又有PCA代偿。观察组两侧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AC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MCA主干及皮层支梗死患者的RVACA明显较对照组及深穿支梗死组高(P〈0.01或〈0.05)。既有ACA又有PCA代偿的患者发病时、发病第21天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ACA代偿患者与PCA代偿患者;而ACA代偿患者又显著低于PCA代偿患者(均P〈0.01)。结论MCA狭窄程度越重,侧支开放出现的频率和级别越高;侧支循环状况好的患者病情相对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应用在肿瘤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访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积极采取访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后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40、20、10μmol/L)和阳性对照组(环孢菌素A 1μmol/L),细胞缺氧处理后,检测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腺苷三磷酸(ATP)、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和阳性对照组(曲美他嗪6.3 mg/kg),每组8只,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大鼠末次给药后,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血清中LDH、MDA、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complexⅠ)、complexⅣ和AT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中ROS荧光强度、MPTP开放程度和CK、LDH、MDA含量均显著降低,MMP和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