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杨蓉弟  杨毅 《华西医学》2009,(6):1466-1467
目的:评价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高频电离子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治疗组28例患者,采用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一周治疗一次,连续治疗三周;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高频电离子切割治疗。两组患者均在末次治疗后第一周进行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观察,第4、8、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1例患者因三次外用盐酸氨酮戊酸散光动力疗法后疣体脱落而提前终止试验,64例患者完成了全部的随访。在末次治疗后1周时疣体清除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100%,其中尿道口的疣体清除率:两组均为100%;非尿道口的疣体清除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100%,无论是尿道口还是非尿道口尖锐湿疣,两组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随访12周的复发率:治疗组为6.86%,对照组24.32%,P〈0.05;其中尿道口的复发率:治疗组为5.88%,对照组42.86%,P〈0.05;非尿道口的疣体清除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20%,P〈0.05。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没有出现系统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为7.14%,主要为轻度糜烂、疼痛、渗液;对照组为48.65%,主要为溃疡、疼痛、疤痕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LA—PDT清除率高,复发率低,安全,耐受性好,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尿道口CA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四川人群的13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方法 310份血样采自四川地区无血缘关系个体。Chelex法提取DNA,PCR复合扩增,自动基因分析仪电泳收集电泳结果数据,基因分型软件进行样本基因型分型。结果 13个STR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率为0.999 991 728和〉0.999 999 999。结论 上述13个STR基因座的累计非父排除率和累计个人识别率较高,适合作为四川人群的遗传标记,用于法医学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锌铜是人体多种蛋白质所必需的元素,锌、铜的代谢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1,2].为探讨硬皮病、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重叠综合征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等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的关系,本文作者检测了181例CTD患者血清铜(Cu)和锌(Zn),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