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2例疣状胃炎的临床与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疣状胃炎(Verrucosa gastritis,VG)的临床表现及胃镜下特点。方法 对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胃镜检查、Hp染色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镜下形态以隆起表面凹陷呈脐窝样多见,占77.7%;分布范围以胃窦型多见,占85.7%;Hp阳性75.9%。伴随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其他病变者多见。结论 VG患者主要采用胃黏膜保护,抑制胃酸分泌、抗Hp感染、微波局部烧灼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口服糖耐量试验(OGTr)的检查时机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232例ACS住院患者,于病情稳定后及出院后3个月随访时行OGTr,并注意患者心电图和症状变化。结果病情稳定后于出院前OGTT检查发现血糖正常占40.95%(95/232)、糖尿病25.00%(58/232)、糖耐量减低34.05%(79/232)、空腹血糖受损2.59%(6/232),与出院后3个月[血糖正常占39.91%(89/215),糖尿病22.33%(48/215),糖耐量减低33.95%(73/215),空腹血糖受损2.33%(5/2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51、0.441、0.001、0.032,P均〉0.05),心电图sT段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0.12±0.08)mV与(-0.15±0.12)mV,t=0.23,P=0.85)。OGTr检查时不良反应少。结论ACS患者为糖代谢异常的高危人群,病情稳定后行OGTT是安全的,对于ACS患者都应常规行OGTT,及早发现糖代谢异常患者,并进行相应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常染色体遗传性钙通道病[1] ,以骨骼肌弛缓性麻痹为其临床特点。发作时伴血钾异常改变 ,一般经积极救治 ,多可在 1周内恢复。 19972 0 0 2年我院收治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 2 9例 ,本文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5例 ,女 4例 ;男 :女 =6.2 5 :1;年龄平均 ( 2 8.43± 11.3 7)岁 ,其中 2 0 3 5岁 17例。职业 :农民及野外工作者 14例 ,发病在 46月份者 17例 ,以 6月发病者为多 ,共有 12例。1.2 诱发因素 劳累 5例 ,酗酒 2例 ,输液反应 2例 ,余无明确诱因。1.3 临床表现  2 9例均有四肢肌力…  相似文献   
4.
杨英峰  杨文婷 《中国综合临床》2012,28(11):1168-1172
目的 探讨ABCD2评分法结合三种影像学方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578例TIA患者,采用ABCD2评分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TIA后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度进行分组评估,随访2、7、30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 578例TIA患者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37例(6.40%)、47例(8.13%)、61例(10.55%);单用ABCD2评分法对TIA后发生脑梗死危险分层研究发现,高危组(35例)2、7、30 d内发生脑梗死者分别为15例(42.86%)、18例(51.43%)、21例(60.00%);ABCD2>3分且DWI阳性者(51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8例(54.90%)、31例(60.78%)、38例(74.51%);ABCD2 >3分且MRA脑动脉狭窄者(36例)TIA后2、7、30 d发生脑梗死者达22例(61.11%)、24例(66.67%)、30例(83.33%),ABCD2>3分且CDFI颈动脉粥样斑块致管腔狭窄者(35例)其结果为21例(60.00%)、23例(65.71%)、28例( 80.00%);三种方式对高危TIA患者短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IA患者在短期内可进展为脑梗死;ABCD2评分法对TIA后2~30 d内脑梗死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仅为临床简单评估方法;对ABCD2评分>3分的中、高危患者可结合DWI、MRA等检查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识别脑梗死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AD)是一种起病急、变化快、预后严重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近年来,我们收治10例,现对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1992年4月~1997年5月收治主动脉夹层确诊病例,全部均经心脏、腹部超声、CT、核磁共振显影(MRI)等检查,具有主动脉夹层的直接征象[1]。主动脉腔内可见分离的内膜片、动态观察可呈内膜摆动征。夹层分离形成主动脉真假双腔征而确诊,其中3例进行了主动脉造影,2例进行了数字减影(DSA)检查。1.2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29~65岁。分类[2]:根据…  相似文献   
6.
肺癌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由肺癌引起的血液系统损害并不少见。除贫血外,一些严重的血液系统损害常危及患者生命,现报告3例,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理及对预后的影响。病例摘要例1,男,62岁,6月前在外院行右下肺腺鳞癌肿块切除术。术后行顺铂及丝裂霉素  相似文献   
7.
Dieulafoy’s病又作社氏(Dieulafoy’s)疾病或冒粘膜下恒径动脉出血。本又报告2例行内镜下治疗的病例,并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从治疗加以探讨。1临床资料树1,格前女,33岁,囚litlll.、黑使1大住院。出血量约20001小出山前无任何不适;经输血后急诊胃镜检查,见胃内大量粉红色血液及*凝块,冲洗后见胃底前壁近小弯侧一约O3Cln>。03CI。。大小之糜烂,芹可见搏动性出血。急行内镜下微波治疗,球形电做点灼4次,局部变白色,观察5分钟天再出血。随访1年.h常_例2,女,37岁,4年来反复发生_L消化道大出血,每次发生前均无明显诱…  相似文献   
8.
利福平于1966年合成,1971年用于抗结核治疗,随着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其副作用除常见的肝功能异常外,其它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orticdissection,AD)是一种预后严重的危急重症,由于该病夹层发生的部位及速度不同,而使临床表现各异,容易误诊。现将我院3年来收治的AD较典型的首诊误诊病例3例报告如下。1病历介绍例1:男,46岁。因腹痛伴双下肢麻木11天入院。1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感腹痛,双下肢麻木,无恶心及呕吐,测血压31.0/14.0kPa,10min后双下肢麻木缓解,腹痛加重,在外院对症治疗无效。有高血压病史4年。入院查BP26.0/13.3kPa,颈动脉搏动明显,心界向左下扩大,无杂音。脐左侧有压痛,可闻及杂音。双胭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24 h动态血压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高血压患者116例分单纯高血压组58例与高血压伴脑梗死组58例,对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记录相关临床资料数据。结果 2组在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昼平均收缩压、昼平均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和夜间血压下降率比较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24 h平均脉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最终AASI、夜间血压下降率、糖尿病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AASI在对脑血管病的预测程度上可能要优于其它动脉硬化指标,其OR=3.568。结论 24 h动态血压的基本参数能准确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血压变化特点。AASI较其它指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死更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