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着重从软件方面介绍了QT间期离散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点的识别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部分关键源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舍曲林和常规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有效率为91.4%,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发展我国医疗器械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我国医疗器械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如何发展我国医疗器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SXG—7000心脏工作站兼有检查和监护功能,可检查病人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心电心音图、颈动脉博动图,心尖博动图,心电向量图,时间心向量图,连续心向量图,心室晚电位和心电监护共十项功能。每一项均可实现实时彩色记忆示波,并具有流动显示和冻结功能。仪器使用八笔彩色记录仪,描记标准病历报告单,每一项的图形及自动分析测算结果均可由绘图仪一并描出。本文就系统原理、硬件和软件方法以及临床试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赵礼婷  杨继鹏 《全科护理》2014,(21):1995-1996
急诊护理工作是急救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紧急救治病人的状况下,告知病人或其家属仍然是急诊护士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就知情同意的例外在护理工作中的告知的主体、内容、时间、程序、技巧等诸要素的变化做一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6.
正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系统为病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1]。其高危因素包括手术、创伤、下肢骨折、制动、卒中瘫痪、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等[2]。积极的溶栓治疗是成功抢救肺血栓栓塞症的关键,可迅速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  相似文献   
7.
使用激光打印机可以把心电图和标准刻度线打印在A4打印纸上,为了提高打印速度和效果,可利用PCL光栅命令打印刻度线、利用HP-GL/2向量图形命令绘制心电图.本文介绍了刻度线和心电图的打印原理,给出了有关的PCL和HP-GL/2命令.并提供了部分C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软件方面介绍了QT间期离散度的实现方法,包括心电信号的采集、显示、数字信号处理、关键点的识别等,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部分关键源程序及程序流程图。  相似文献   
9.
对急诊成人疼痛评估的相关工具、疼痛评估在急诊部门使用现状等进行阐述,提出目前急诊危重患者的疼痛评估并未在急诊病情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此类患者的疼痛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系统评价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Me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8篇文献,总计610例中风后便秘病例,结果显示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2.10,95%CI(1.25,3.54),Z=2.78,P=0.005;治愈率:OR=2.37,95%CI(1.57,3.58),Z=4.10,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