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77例有、无梗塞前心绞痛的首次AMI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为有梗塞前心绞痛组CK值、住院死亡率、严重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明显低于无梗塞前心绞痛组,此仅与梗塞前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研究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以及与冠心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冠心病患者14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正常对照组113例,选自人群健康查体的随机个体。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结果①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有Ⅱ、ID、DD三种基因型;②ACE基因I/D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具有DD基因型比具有Ⅱ基因型的人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06倍。结论①中国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有Ⅱ、ID、DD三种基因型;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钙拮抗剂治疗再梗塞研究组对急性心肌梗塞后维拉帕米(verapamil)对于总死亡率、心源性死亡率、再梗塞和心绞痛的作用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试验。将年龄30~75岁,急性心肌梗塞5d后存活的对维拉帕米无禁忌和无严重心衰史的病人进入本试验。自住院7~21d(平均13.8d)开始试验。随机分为安慰剂组542例,治疗组531例,接受维拉帕米缓释剂360mg·d-1。两组病人基础特征类似。随访完成前中止治疗者,安慰剂组200例(36.9%),维拉帕米组189例(35.6%)。在永久中止治疗的更常见原因中,再梗塞和严重心绞痛发作安慰剂组明显高于治疗…  相似文献   
4.
短暂心肌缺血可缩小实验动物和人的心肌梗死面积[1~3],这种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和转化等机制对梗死预后产生有益影响。我们总结了162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者最大CK值及Q波导联数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162例中,男109例,女53例,年龄39~84岁,平均(59±14)岁。1.2 首次AMI的诊断标准 ①首次发作时持续胸痛>30min,含服硝酸酯类不缓解;②心电图ST段在2个以上肢体导…  相似文献   
5.
β阻滞剂对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顺应性的影响尚不清楚,超声心动图为评价主动脉顺应性可靠的高准确性方法,本研究应用该无创性方法,旨在评价β肾上腺素阻滞对主动脉硬度和扩张性的影响。 方法 符合马凡氏综合征诊断标准者30例,年龄(32±10)岁。研究开始前停用β阻滞剂>5半衰期;对照组健康人10例,年  相似文献   
6.
该随机、双盲、前瞻性对照研究入选病人41例,标准为:(1)心房纤颤(AF)新发作<48h;(2)年龄18~75岁。地高辛奎尼丁(DIGQ)组22例,维拉帕米奎尼丁(VERQ)组19例。病人随机接受快速洋地黄化(2h内滴注DIG1.0mg)或静注VER(连续5mg输注直至20mg)。在心率控制为<100次·min-1后,口服Q(200mg)每2h一次,直到转复正常窦性心律(NSR)或剂量达1g,或发生不良反应。于0,10,20,30,60,70,130,180,240,300和360min时监测脉搏、血压、心律及转复时间。研究结果表明,41例病人中有26例(63%)6h内转为NSR(95%可信区间[CI]48%~78%);有7例(17%)6~24h内转复(9…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QTdspersion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它代表了心定节段性除极延迟和复极不匀的时间差异,近年若干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QTd对QT间期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尤其对急性  相似文献   
8.
9.
10.
本文总结16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旨在探讨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关系.死亡组和存活组各项指标分别为:QTd76±27ms、59±22ms,P<0.01,QT_(cd)84±39ms、66±28ms,P<0.05;JTd66±27ms、57±22ms,P<0.05;JT_(?)72±21ms、63±19ms,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QT离散度为一简便、无创性测量心室应激性恢复程度的有效指标,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或动态系列观察QT离散度的变化,可获得疾病转归或预后的重要信息,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的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