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合并脓毒症肝脏病理改变。方法选择50例HBV-ACLF肝移植患者的移植前肝脏标本,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和抗细胞角蛋白-7(CK-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HBV-ACLF合并脓毒症的病理改变为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大块/亚大块坏死,部分肝硬化结节残留,结节边缘细胆管扩张,腔内有浓缩胆汁,细胆管上皮细胞萎缩甚至消失。结论 HBV-ACLF合并脓毒症时肝脏表现为残留结节边缘细胆管胆汁淤积,但需要注意与其他类型的胆汁淤积鉴别。  相似文献   
2.
背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HBV-DNA载量水平与自然病程生存率关系的研究甚少。目的:研究血清HBV-DNA载量水平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然病程的影响并评估3年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上海仁济医院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HBV-DNA载量水平〈1000、103-104、104-105、105-106、〉106 copies/mL分为A-E 5个队列,收集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行肝功能评分,随访至终点事件发生或研究终点(2012年2月29 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明确3年生存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依纳入排除标准共收入连续病例257例,Child-Pugh评分10(8, 12)分,中位MELD评分14(11, 18)分。A-E组之间人口学、生化、临床基线数据相比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7%、81.2%、60.7%、76.5%和71.3%(P=0.318),3年累积生存率依次为50.8%、52.4%、39.1%、44.2%和34.9%(P=0.2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HBV-DNA载量水平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3年生存无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肝性脑病、INR、总胆红素、血肌酐为其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和血清钠为保护因素。结论:血清基线HBV-DNA载量水平并不是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然进展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将其分为轻度AD亚组38例、中度AD亚组39例及重度AD亚组19例;将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AD不同亚组和对照组血浆Hcy、APN、β-淀粉样蛋白(Aβ)40、Aβ42水平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差异,分析血浆Hcy、APN水平与AD患者MMSE评分、血浆A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浆Hcy水平重度AD亚组高于轻、中度AD亚组和对照组,中度AD亚组高于轻度AD亚组和对照组,轻度AD亚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APN、Aβ42水平及MMSE评分重度AD亚组低于轻、中度AD亚组和对照组,中度AD亚组低于轻度AD亚组和对照组,轻度AD亚组低于对照组(P0.05)。AD患者血浆Hcy水平与其MMSE评分和血浆Aβ42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血浆APN水平与其MMSE评分和血浆Aβ4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AD患者随病情加重血浆Hcy水平显著升高,血浆APN水平显著降低,其与A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密切相关,检测该指标对评估患者病情、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及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肝组织内胆管增生的特点。方法选择20例HBV-ACLF和2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患者移植前肝脏的病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后进行HE染色和细胞角蛋白-7(CK-7)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HBV-ACLF组在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带四周的汇管区有大量CK-7阳性的细胆管增生并向坏死带中心扩延,在增生的细胆管中可见较多已分化的中间型肝细胞。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组的肝组织内可见少量细胆管环绕在肝硬化结节表面,在灶状炎症坏死区域可见局部轻度的细胆管增生,中间型肝细胞则罕见或少见。结论 HBV-ACLF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组患者肝组织胆管增生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进一步阐明了二者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