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对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需求情况,探索提高病人自护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抽样,自设调查问卷,对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为25.8%,88.3%的病人希望从医务人员那里得到自护知识的具体指导。结论应根据病人对自护知识的掌握程度,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详尽的具体指导,以满足不同病人的自理需要和提高自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蒋运兰  周月  李栋霜  李庆  邓小春  杨晓莲 《西部医学》2020,32(10):1551-1555
目的 探索在具身认知视角下,改良镜像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障碍的影响以及对比一般镜像训练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试验组(改良镜像训练组)和对照组(一般镜像训练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均遵循基础治疗及护理方案,在施行此方案的基础上,试验组运用改良镜像训练,对照组应用一般镜像训练。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进行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上肢部分(FMA UE)、Brunnstrom分级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评定。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FMA UE、偏瘫Brunnstrom 分级、MBI评分均比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且试验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训练和一般镜像训练均能安全有效地促进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加快病人上肢Brunnstrom 分期运动康复进程,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且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改良镜像训练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及整体康复方面的干预效果均显著优于一般镜像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1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包括平衡训练、肌力训练、步行训练及认知训练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VR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量表(LOTCA)对2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MMSE、LOTCA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7.00±2.00)分和(25.44±2.23)分]、LOTCA定向评分[分别为(7.50±0.71)分和(6.28±1.23)分]、知觉评分[分别为(21.80±1.47)分和(19.94±2.69)分]、视运动组织评分[分别为(23.30±2.17)分和(20.00±3.31)分]、思维运作评分[分别为(16.80±3.00)分和(14.61±2.52)分]及注意与集中评分[分别为(3.94±0.24)分和(3.89±0.2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LOTCA定向、知觉、视运动组织及思维运作4个子项目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VR训练能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50-70年代,脑损伤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广泛应用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Voss技术等。80年代以来,从事脑损伤的临床(包括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发现,神经发育疗法在治疗环境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患者的生活环境中不能较好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训练治疗脑梗死后伴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梗死后伴认知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干预,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认知功能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FMA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thel指数(MBI)及Berg平衡功能量表(BBS)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各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对比。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LOTCA认知评分、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LOTCA评分[分别为(69.23±17.92)分和(65.83±19.51)分]、FMA评分[分别为(51.63±27.11)分和(38.13±24.80)分]、MBI评分[分别为(65.37±21.06)分和(53.07±23.95分)]、BBS评分[分别为(30.00±14.95)分和(20.50±14.05)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0.38±2.67)μmol/L和(18.85±7.43)μmol/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检验,发现2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下降幅度与认知改善情况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认知功能训练,能进一步提高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骶尾关节奇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人会阴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效果、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17例老年会阴部PHN患者经骶尾关节行奇神经节阻滞,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障碍指数(PDI)评定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结果:患者治疗后24h、1w、4w的VAS评分、PDI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经骶尾关节行奇神经节阻滞治疗老年PHN具有穿刺路径短、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优点,能显著缓解会阴部PHN所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多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以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特征的常见、多发病.因肩部的急、慢性劳损或风寒的侵袭引起肩部软组织(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关节囊)退行性变及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致关节内外黏连所致[1].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瘀血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瘀血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当归尾、川芎、川牛膝、柴胡、白芷、桃仁、红花等)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复方羊角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7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瘀血型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