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索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nry,SPR)和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痉挛性脑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A、B二组,A组单纯进行SPR手术,B组进行SPR术后进行了系统康复训练,一年后按SPR术后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估,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SPR术后没有系统进行康复训练组疗效52%,SPR术后经系统康复训练组,疗效76%。结论SPR术后系统康复训练十分重要,它能大大促进和改善病人的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多发伤骨折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7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院内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17的120例多发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118例治愈,死亡2例,达解剖复位者占89.3%.结论 对于多发伤骨折患者,应根据具体伤情按主次救治,分期处理各部位创伤,是提高多发伤骨折愈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杨支雄   《中国医学工程》2014,(8):170-170
目的分析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对患者实施6个月至2年的随访,对患者出院时和随访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出院时优效80例,占66.67%,良效20例,占16.67%,一般16例,占13.33%,无效4例,占3.33%,效果优良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6.67%;随访时优效68例,占56.67%,良效16例,占13.33%,一般16例,占13.33%,无效20例,占16.67%,效果优良率为70.0%,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神经微创介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具有良好的中、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持久,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空心加压螺纹钉、克氏钉"8"字张力带钢丝、环形加张力带钢丝、Magnuson钢丝、环形钢丝五种内固定方法手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结果:五种内固定术式及随访疗效差异显著。其中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可早期进行伸屈膝关节功能锻炼,具有损伤小、固定牢、并发症少等优点。Magnuson钢丝和环形钢丝稳定性差,需石膏外固定。克氏针"8"字张力带钢丝易引起针尾疼痛、克氏针松动、旋转和断裂、骨折再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术后优良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几种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分别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将12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随机分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A组(n= 60)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 n =60).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级,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和术后腹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术后的BP、HR、RR、SpO2均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均满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术后镇痛效果A组优于B组( P <0.01);两组丙泊酚用量、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6h、24~36h、60~90h血清Hsp70浓度并与其他创伤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1~6h、24~36h血清Hsp70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创伤组和健康对照组,60~90h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Hsp70浓度有可能作为颅脑损伤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和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HZ)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PHN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治疗,B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共治疗3周。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24 h睡眠时间来评价治疗效果,同时观察两组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在3周住院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与治疗前相比疼痛评分随时间下降,睡眠时间均增加(P <0.05);A组的VAS评分下降大于B组,24 h睡眠时间增加大于B组(P<0.05);两组未出现并发症及严重的药物副作用。【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神经阻滞及加巴喷丁联合神经阻滞治疗 PHN,均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