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茶叶对人体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GM细胞)中长寿相关基因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编码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PCR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M细胞中CETP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高浓度(>2.5μg/μl)普洱茶叶水提取物能抑制GM细胞的生长且下调CETP mRNA表达,低浓度普洱茶叶水提取物(<2.5μg/μl)和绿茶中茶多酚(10μmol/L)能提高CETP mRNA与蛋白的表达,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ETP基因可能是茶叶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研究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IMRT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01-2010-06-30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收治的74例仅行IMRT治疗及33例IMRT联合替吉奥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对可能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比较IMRT组和IMRT+替吉奥组在不同临床分期的生存情况,以及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1)临床分期(RR=1.976,95%CI:1.015~3.847)和替吉奥化疗(RR=0.574,95%CI:0.487~0.930)是影响局部晚期胰腺癌治疗后生存相关因素。2)Ⅲ期患者中,IMRT+替吉奥组中位生存期(13.6个月)明显高于IMRT组(10.2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48;Ⅳ期患者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425。3)主要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P=0.442)、腹痛(P=0.655)、骨髓抑制(P=0.124)、消化道出血(P=0.672)和肝功能受损(P=0.706),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IMRT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疗效显著,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增加,对于Ⅲ期患者,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期;对于Ⅳ期患者,同步放化疗无明显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晚期胆囊癌放疗疗效及评价其安全性,以期改善其预后.[方法]87例胆囊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评价疗效81例,Nevin分期Ⅳ期23例、Ⅴ期58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46例.单次照射剂量1.8~2.2 Gy,每日1次,每周5次,总剂量38~65 Gy.[结果]Cox回归分析提示:CA199值、近期疗效与预后有关.81例中晚期胆囊癌患者,完全缓解率12.3%(10例),部分缓解率42.0%(34例),有效率54.3%.3个月生存期为95.1%(77例),6个月生存期为69.1%(56例),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4.7%、3.7%、1.2%,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近期胃肠道反应,经对症处理恢复正常.消化道反应Ⅰ级31例,Ⅱ级10例,发生率为50.6%;血液学毒性白细胞下降Ⅰ度15例,Ⅱ度5例,发生率为24.7%,血小板下降Ⅰ度8例,Ⅱ度3例,发生率为35.5%.无一例因严重放疗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可延长中晚期胆囊癌患者生存期,减轻患者症状;且副作用大部分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进行初步观察和分析。方法对15例上颌前牙缺失的患者于缺牙后4~8周植入种植体18颗,并同期进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在种植体植入后4~6个月行二期手术,采用种植体支持的暂时冠进行牙龈塑形1~2个月后行永久冠修复。随访2年,采用种植体成功率、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种植体平台到骨与种植体第一点接触的距离(distance fiom the implant shoulder to the firstbone-to-implant contact,DIB)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进行评价。结果18颗种植体成功率为100%。暂时冠塑形后PES为7.33±1.61,永久修复后1年PES为7.78±1.22,DIB为0.21±0.14,永久修复后2年PES为8.11±1.21,DIB为0.28±0.23。结论 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能获得良好的短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综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放疗的患者187例,其中放疗组患者102例,放化疗组患者85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替吉奥化疗是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晚期病例姑息手术未延长中位生存期;病理Ⅲ期患者中,IMRT+替吉奥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有效途径,放射治疗旨在消灭手术切缘残存的肿瘤细胞并预防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者联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剂量学。方法:选取入住本院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针对每例患者制定2套放射治疗计划,比较计划靶区(PTV)的平均剂量、最小剂量、最大剂量及最大剂量与处方剂量的百分比、靶区适形指数以及靶区均匀指数,分析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统计分析显示,最小受照剂量(PTVD min)中,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05);平均受照剂量(PTVD mean)、最大受照剂量(PTVDmax)、靶区最大剂量与处方剂量的百分比(PTVDmax/%)、靶区剂量均匀度指数(HI)和适形度指数(CI)IMRT与3D-CRT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1,t=4.136,t=3.428,t=2.123,t=15.996;P<0.05)。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分析中,IMRT在肾脏、胃、十二指肠和脊髓的剂量明显低于3D-CRT的照射剂量。结论:IMRT能有效地提高靶区的照射剂量,降低危及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胆道肿瘤临床教学中应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多学科治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教学法,探讨其教学应用效果。方法 共有50名学员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的医生。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5名学员,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教学大纲进行统一教学;联合组学员接受CBL联合MDT教学法,分组根据经典案例进行多学科协作教学。观察两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两组学员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以及总成绩评分相比,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学员对教学情况满意度,联合组为92%,对照组为68%,联合组较高,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胆道肿瘤临床教学中应用CBL联合MDT联合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宫颈癌细胞中的高表达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在人类宫颈癌HeLa细胞建立GSTπ基因高表达稳定转染株;采用细胞计数和MTT法测定细胞的生长;采用划痕法和Boyden小室法检查细胞的转移、浸润能力;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中相关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GSTπ高表达和空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株;GSTπ基因高表达明显地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转移和浸润。结论GSTπ可以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转移和浸润,为GSTπ作为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提供了临床前实验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冠内外漂白和随行漂白对变色无髓牙的漂白。方法 36例39颗变色无髓牙随机分成2组,冠内外漂白组用体积分数10%的过氧化脲漂白剂进行漂白;随行漂白组用体积分数35%的过氧化氢漂白剂进行漂白。记录2组患牙漂白前后的色阶值,计算漂白的有效率和所需时间。结果 冠内外漂白组有效率95%,随行漂白组有效率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52,P=0.607)。冠内外漂白组和随行漂白组治疗时长分别为(16.37±1.98)d和(9.16±1.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25,P<0.001)。结论 冠内外漂白和随行漂白均能有效治疗变色无髓牙,随行漂白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上颌后牙区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引导进行倾斜种植的精确性.方法 上颌后牙缺失伴垂直骨量不足病例14例,术前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获得颌骨数据,扫描上颌石膏模型获得上颌数字化模型,将数据输入种植设计软件后完成导板的设计,再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完成导板的制作.在导板的引导下完成手术,术后拍摄CBCT,将CBCT数据导入种植设计软件,与术前种植设计数据进行匹配整合后测量种植体设计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差异.结果 纳入研究的14例患者在数字化外科手术导板引导下共植入26枚种植体.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尖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尖端的平均距离是(0.820±0.208)mm,两尖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509±0.139)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638±0.178)mm.种植体计划植入位置的顶端与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顶端的平均距离是(0.625±0.183)mm,两顶端水平向平均距离是(0.314±0.070)mm,垂直向平均距离是(0.538±0.178)mm.结论 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技术能降低手术风险及创伤,使用数字化外科导板能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但该技术仍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