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弓形虫病是近代认识的寄生虫病。该病的病因等临床知识尚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就先天性弓形虫病的研究概况、临床表现、预防 ,及防治进行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6例使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4.6±9.5)岁。其中Neer分型Ⅳ型8例,Neer分型Ⅲ型18例,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患肢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平均(16.6±4.5)个月。26例患者手术时间85~171 min,平均(119.5±23.2) min;术中失血量为180~600 mL,平均(365.0±97.7)mL。在随访过程中,3个月内25例均获得骨性愈合,1例患者术后出现肱骨头缺血坏死。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为63~94分,平均(85.2±6.8)分,优良率为84.6%。结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于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可根据不同的骨折形态选择合适的多维固定,具有固定方式灵活、内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式钉棒系统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32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A组X锁骨钩钢板(B组)固定,每组16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术后定期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进行肩关节功能评定,摄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并统计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32例患者均在术后愈合。术后3个月及6个月A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B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A组中1例出现内固定滑脱,再次调整后治愈;B组中1例出现锁骨钩断裂,1例出现钢板部断裂,1例出现肩峰撞击症,1例持续肩关节疼痛。结论桥接组合式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能提供有效固定作用,不干扰肩锁关节,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骨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6例经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9~62岁,平均50.5岁,手术节段C6/77例、C5/612例、C4/57例。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神经根性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残障指数量表(NDI)评分、术后颈椎病疗效Odom评级、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椎间隙高度(DH)、手术并发症情况、术后影像学检查神经受压改善情况。  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6~25个月,平均(18.1±4.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76.9±12.8) min;术中出血量(87.3±14.3) mL;术前根性疼痛VAS评分平均(6.9±0.8)分,术后末次随访时间根性疼痛VAS评分平均(1.4±0.6)分,术前与术后根性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NDI评分平均(32.4±4.3)分,末次随访时间NDI评分平均(16.3±6.7)分;术后2 d平均DH为(5.8±0.6) mm,末次随访平均DH为(5.7±0.4) m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颈椎病疗效Odom评级优8例(30.8%),良14例(53.8%),可4例(15.4%),优良率为84.6%。术后未出现感染、固定物松动、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  经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初期疗效良好,对于侧方椎间盘突出并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作为除前路手术外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病原学流行现状,分析预测病原流行趋势及特点。方法对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2月28日绵阳地区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科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1 099例患儿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8种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副流感病毒(PFlu)、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和嗜肺军团菌(L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09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至少一种呼吸道病原体或病毒阳性检出率为53.3%,其中,FluB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6.9%;其次是FluA为28.3%;阳性检出率最低的是ADV为2.7%。单一感染阳性检出率为13.3%,两种及以上混合感染阳性检出率为40.0%,提示混合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之二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5.2%;其次是RSV+MP,3.73%;第三是RSV+FluB,1.91%。三重感染模式中,FLuA+FLuB+LP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91%;其次是RSV+FLuA+FLuB和FLuA+FLuB+MP,均为1.09%。各年龄组内比较,FluB阳性率均为最高,其次是FluA。组间比较,3~6岁组的FluB阳性率为最高,达73.8%;其次是FluA,为57.3%。季节间比较,冬季阳性检出率最高,达59.6%;其次是秋季,为57.6%。FluB和FluA在冬、秋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夏、春季(P0.05)。结论 FluB、FluA、MP和RSV是本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情形比较普遍,且以FluB+FluA的二重感染模式最为多见;病原体的感染有季节流行趋势,病原体的检出率与年龄和地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是气化装置设计和操作优化的基础,气固停留时间分布是影响气流床气化炉出口组成和碳转化率的关键因素。以气固停留时间分布为依据,结合反应动力学建立气流床气化炉的通用网络模型,模拟值与工业值吻合。对于神府煤,考察了氧煤比改变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氧煤比(氧气体积与煤(干基)质量之比)期望值约为0.655 Nm3/kg,生产中为保证液态排渣,氧煤比应控制在0.663 Nm3/kg左右。该通用网络模型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建立气化炉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倒刺型腕关节假体置换前后的腕关节活动度差异,以及假体抗拔出测试,初步评价倒刺型镍钛记忆合金人工全腕关节假体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搜集6例正常新鲜人体前臂(南方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纳入标准:新鲜冰冻成人前臂,腕关节可自由活动;排除标准:腕关节存在骨折、脱位、骨肿瘤等情况的非正常前臂。使用配对t检验对在术前术后Cortex动作捕捉系统中对比腕关节在掌曲、背伸、尺偏、桡偏四个方向上的最大活动度进行比较。在Elector Force高精度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对腕关节假体施加拔出力,拔出力以2 N/s递增,直至假体出现2 mm以上的位移,记录假体松动瞬间的拔出力。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桡骨组件和腕骨组件假体松动瞬间拔出力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腕关节在背伸、尺偏、桡偏的活动度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掌屈方向最大活动度为(75.0±3.5)°,术后掌屈方向最大活动度为(52.6±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9 ,P<0.05)。桡骨组件平均抗拔出力为(164±15)N,腕骨组件抗拔出力平均为(512±38)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9, P<0.05)。 结论倒刺型记忆合金人工腕关节假体在活动范围、抗拔出方面基本满足生物力学需求,具有应用于临床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甘美医院骨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6例经后路单侧减压固定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39~62岁,平均50.5岁,手术节段C6/77例、C5/612例、C4/57...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和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将78例SLE确诊患者纳入研究作为SLE组,将60例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其他AID组),将55例健康者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免疫印迹法(LIA)对ANA和抗ENA抗体(抗-ENA)谱进行检测。结果 SLE组和其他AID组的ANA和抗-E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RNP/Sm、Sm、dsDNA、Nuc、His和Rib 6项抗体指标在SLE组与其他AID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ENA中,对SLE诊断的特异度较高的指标有:Sm(98.33%)、His(96.67%)、Nuc(96.67%)、dsDNA(96.00%)、Rib(95.00%);敏感度排序靠前依次为:SSA(64.10%)、Ro-52(52.56%)、nRNP/Sm(48.72%)、Nuc(43.59%)、dsDNA(42.30%)、Sm(34.62%);同时满足特异度强且敏感度较高的指标为:nRNP/Sm、Nuc、dsDNA、Rib、Sm、His。5种联合检测模式中,ANA+dsDNA+Nuc模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ANA和抗-ENA谱可以提高SLE诊断的确诊率,减少漏诊、误诊,对SLE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治疗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1年6月 ~ 2016年8月收治的16例寰椎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0例,女6例; 年龄22 ~ 46岁,平均(32.9±6.7)岁。患者均存在枕颈部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均无脊髓损伤症状。骨折类型: Gehweiler分型Ⅲa型5例、Ⅲb型7例、Ⅳ型4例; Ⅲa型合并下颈椎损伤1例、Ⅲb型合并下颈椎损伤1例; Ⅲb型7例中,横韧带损伤Dickman分型Ⅱa型3例、Ⅱb型4例; Ⅳ型4例中,横韧带损伤Dickman分型Ⅱa型1例、Ⅱb型3例。术前均行颅骨牵引制动稳定骨折块,术前CT测量寰齿前间距(ADI)、记录枕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均行后路单椎体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复查CT寰齿前间距(ADI)、枕颈部VAS评分、颈椎活动范围(ROM),术后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完成置钉操作; 手术时间为60 ~ 90 min,平均(75.9±9.8)min; 术中出血量为100 ~ 300 mL,平均(180±50.2)mL; 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术后X线片及CT示2例单侧螺钉偏内致椎弓根内侧皮质破裂,但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 其余螺钉位置良好。术后随访12 ~ 36个月,平均(21.1±6.1)个月。术前枕颈部VAS评分4 ~ 7分,平均(5.5±1.2)分; 末次随访时枕颈部疼痛VAS评分0 ~ 3分,平均(1.3±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DI 值2.9 ~ 5.2 mm,平均(4.2±0.7)mm,末次随访ADI值2.0 ~ 3.6 mm,平均(2.8±0.5)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部活动范围(ROM)前屈30° ~ 42°,平均(35.12±3.8)°; 后伸29° ~ 38°,平均(33.3±2.8)°; 左侧屈31° ~ 46°,平均(37.8±4.0)°; 右侧屈33° ~ 48°,平均(38.9±4.8)°; 左旋转47° ~ 61°,平均(54.8±4.3)°; 右旋转46° ~ 60°,平均(53.3±4.3)°。术后6 ~ 9个月,平均(7±0.9)个月复查骨折断端达到骨性愈合,随访期间颈椎序列良好。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无C1-2失稳。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椎 Gehweiler 分型III、IV 型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