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斯钙素‐1基因对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30名健康人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外周血中血斯钙素‐1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中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斯钙素‐1与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链抗原125、糖链抗原153)的阳性检出率。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斯钙素‐1表达率为45.0%,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2.5%,健康人中不表达。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斯钙素‐1阳性检出率为45.0%,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为30.0%,外周血斯钙素‐1阳性检出率高于其他血清肿瘤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论外周血斯钙素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可能成为新的用于乳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0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同期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102例患者5年、10年、1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7.4%、74.6%和54.2%.单因素分析示:性别、年龄、原发灶累及双侧、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甲状腺包膜外侵犯、远处转移、手术彻底程度(以距肿瘤2 em肉眼切除干净为手术彻底的标准)均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甲状腺髓样癌生存率的独立因素有原发灶最大直径>4 cm(X2=7.43,P=0.0035),远处转移(X2=23.50,P=0.0000)和手术彻底程度(X2=25.90,P=0.0000).结论 当原发灶过大、行姑息性手术及出现远处转移时,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选择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减少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Encor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EnCor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引导下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空心针穿刺活检术(core needle biopsy,CNB),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以及不同肿块大小和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120例乳腺癌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和CNB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5%和80.8%(P<0.05),漏诊率分别为2.5%和10.8%(P<0.01);肿块直径≤1.0 cm、1.1~2.0 cm的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3.8%、100.0%和44.4%、69.4%(P<0.01);肿块直径2.1~5.0 cm、>5.0 cm以及除浸润性导管癌外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符合率,2种检查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活检术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高确诊率、低漏诊率、安全、微创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和40例行传统改良根治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1∶1比例进行配对回顾性研究。结果保留NAC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传统改良根治组为50个月。保留NAC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5.0%,传统改良根治组为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保留NAC组5年远处转移率为10.0%,传统改良根治组为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7)。保留NAC组和传统改良根治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和9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两组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和9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的疗效与传统改良根治术疗效相近,但可达到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髓样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102例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统计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截止至2008年12月30日,患者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74.1%、56.9%;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原发灶累及范围、原发灶大小、病灶外侵甲状腺包膜、远处转移、手术彻底程度影响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大小、远处转移、手术彻底程度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原发灶>4cm、有远处转移和姑息性手术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联合一期乳房重建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研究于2014年7月~2017年6月期间收集来我院就诊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参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联合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改良根治术联合一期乳房重建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通过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创面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复发、转移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联合一期乳房重建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获得良好的乳房美容效果,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施行的单侧甲状腺手术359例的临床资料。颈前低领弧形小切口(LI)110例,单侧锁骨上斜切口(Sup-I)159例,单侧锁骨下斜切口(Sub-I)90例,将三组术前、术中、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三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伤口一期愈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无肿瘤残留及复发。在切口平均长度、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失血量等指标上,3组间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上,3组发生喉返神经损伤例数均为1例,无统计学意义;但3组中伤口瘢痕粘连分别为:10、1、0,LI切口明显高于另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而美容满意度Sub-I组优于LI及Sup- I组(P<0.001)。结论 对单侧甲状腺结节经由锁骨下斜切口侧入路手术安全、切口粘连的并发症少,且术后瘢痕隐蔽,颈部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对造血功能、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行AC-T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造血功能、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2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更佳,患者造血功能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显著降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N1~3期乳腺癌患者上肢淋巴结转移情况,为腋窝淋巴结阳性患者在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中的上肢淋巴结保留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5例初诊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以纳米碳混悬液行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ARM),成功显影上肢淋巴结42例,对42例患者均行ALND(包括上肢淋巴结),每例患者检出黑染的上肢淋巴结1~3粒,平均(2±0.9)粒;未黑染的腋窝淋巴结15~37粒,平均(26±6.9)粒。将所有检出淋巴结均送病检以了解上肢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腋窝淋巴结分期情况。结果 N1期患者有26例,其中1例患者上肢淋巴结检出转移癌,N2期患者10例,其中2例上肢淋巴结检出转移癌,N3期患者有6例,其中5例上肢淋巴结检出转移癌。结论 N1~3期乳腺癌患者以纳米碳混悬液行ARM术是可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癌可以同时合并上肢淋巴结转移,证明两者互有交通,因此N1~3期乳腺癌患者ALND时仅以腋窝淋巴结的病理分期来决定上肢淋巴结保留与否不严谨,需要寻找更加可靠的方法来评估上肢淋巴结保留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