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1985-,湖北通城县人,汉族,农民,小学文化,兄弟姐妹4人,排行第一,幼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2005年10月与江西省修水县某农民结婚,未做婚前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3.
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上应力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全髋关节置换前后股骨上应力水平及分布规律的变化,用电阻应变实验比较置换前后股骨上应力的改变;并且建立一种合理的、具有预见性的有限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上应力水平明显下降;并与关节假体颈长颈干角有一定关系。尤其指出,髋关节置换导致股骨弹性模量下降;从而给出关节置换后骨重建的循环模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旋棒技术矫正胸腰椎骨折脱位侧方移位的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3月采用旋棒技术治疗伴有侧方移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共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年龄37岁(17~67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11例,井下工伤5例,重物砸伤1例。损伤节段:T11~123例,T12~L19例,L1~28例,L2~31例。[结果]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完全矫正18例,恢复到90%以上3例。术后Cobb's角矫正到平均4°。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6~36个月),内固定牢固脊柱稳定,术前与术后的侧方移位、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最终随访时的侧方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棒技术应用于伴侧方移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复位,具有复位效果好、固定确切、安全等优点,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避免了长期卧床,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好方法。而伤椎放置螺钉可有效提供矫形力的支点,提高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奕  刘静  杨春  翁昌荣  杜伟明  罗军 《贵州医药》2011,35(6):538-539
脊柱椎体单纯性压缩性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案通常为平卧硬板床8~12周,卧床时间长造成较多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据统计报道老年脊柱压缩骨折卧床保守治疗后4~5年死亡率较髋部骨折所致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杜伟明  王煜新  罗军  蒋泽龙  宋家祥 《贵州医药》2011,35(12):1119-1119
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行四肢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280例,术后钢板螺钉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6例,内固定失效率2.14%,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例,男5例,女1例,年龄36~65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7.
罗奕  刘静  扬春  杜伟明 《山东医药》2011,51(50):79-80
目的观察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将86例胫骨近端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钢板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膝关节的功能评定观察组优39例(88.6%),良2例(4.5%),一般2例(4.5%),差1例(2.3%);对照组分别为29例(69.5%)、8例(19.5%)、3例(7.1%)、2例(4.5%)。两组优良率比较,P〈0.05。观察组组骨折愈合优良40例(90.9%),浅表感染3例(6.8%),深部感染1例(2.3%),固定失败1例(2.3%);传统开放手术组分别是33例(78.6%)、5例(11.9%)、2例(4.8%)、2例(4.8%)。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8.
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颈椎前路手术稳定性重建,在提供即刻稳定性、预防脊椎间隙塌陷和促进椎间融合、恢复椎间高度和曲度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001-01-2009-12我科采用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带锁纯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6例,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局部麻醉下,对29例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的37个椎体通过经皮、椎弓根途径行椎体成形术,其中29个椎体采用带球囊的骨水泥填充,8个椎体采用非球囊骨水泥填充,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压缩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 29例患者术后麻醉药药效结束后,疼痛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术后2小时后可佩戴腰围下地活动,一般患者次日即可出院,按时返院随诊。术前平均痛觉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平均为8.1分,术后VAS评分平均为2.4分。复查X线片可见采用球囊型骨水泥扩张、填充的患者椎体高度恢复较为满意,术前压缩椎体前、中缘高度相当于后缘高度的57.91%,术后高度恢复到89.75%,无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缘或椎管现象;采用非球囊型骨水泥填充的病椎高度恢复稍欠理想,术前压缩椎体前、中缘高度相当于后缘高度的67.13%,术后高度恢复到75.36%,有三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前缘,无渗漏到椎管现象。结论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缓解疼痛快的方法,不但是大家易于接受的微创手术,且避免了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约占脊柱骨折的20% ~25%,多为强大暴力加上轴向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屈曲或旋转力作用下造成的脊柱损伤:椎体崩解塌陷、椎管受压和脊柱不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马尾、神经根损伤,引起截瘫、疼痛以及残疾,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及社会功能等方面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故胸腰椎爆裂骨折属不稳定骨折,常需手术应用内固定辅助重建脊柱稳定性[1] ,其目的在于重建脊柱的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和恢复脊柱正常序列,解除脊髓神经压迫,恢复和扩大椎管管径,进而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条件,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