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碎补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等功效。其主要含黄酮、苯丙素、三萜、酚酸及其苷等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促软骨再生、护牙健齿、保护肾功能、抗炎、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骨碎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碎补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高危性行为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相关资料,描述性行为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分析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高危性行为的相关因素。 结果 2 528例HIV/AIDS中,确诊前性行为发生率60.48%而确诊后一年内在57.09%~60.11%之间,女性(趋势χ2 = 5.417,P = 0.020)和未婚者(趋势χ2 = 6.684,P = 0.010)确诊后一年内的性行为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男性(趋势χ2 = 4.301,P = 0.038)、已婚(趋势χ2 = 4.061,P = 0.044)和ART者(趋势χ2 = 4.783,P = 0.029)的性行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高危性行为发生率由61.61%下降至3.98%(趋势χ2 = 1 606.933,P<0.001),多因素结果显示:已婚(OR = 2.374,95%CI:1.478~3.811)和未ART者(OR = 1.837,95%CI:1.431~2.358)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性别和年龄亚组分析显示,已婚和未接受ART治疗与高危性行为的关联方向保持一致。 结论 HIV/AIDS确诊后一年内仍保持性活跃且存在高危性行为,仍具备二代传播、感染其他性传播疾病和不同HIV型别毒株或耐药毒株风险,应提供精准干预,促进HIV/AIDS坚持使用安全套。  相似文献   
3.
HPLC法测定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 建立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测定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采用Spherigel C18高效液相色谱柱,以甲醇-水-醋酸(60:3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16nm。结果 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0%(n=6)。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细辛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可见于原始病变发生于肾小球的多种疾病。西医常规以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等治疗,其毒副作用较大,疗效亦不够稳定。我们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祛风活血之肾复康颗粒剂治疗INS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69例均符合INS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肾复康颗粒剂治疗组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治疗组180例,男性108例,女性72例,年龄35.34±3.08岁,病程2.32±3.08年,24h尿蛋白定量4.32±2.639,临床分型:Ⅰ型126例,Ⅱ型54例,中医证型:偏气阴两虚者120例,偏湿热内盛者60例;…  相似文献   
5.
2005-01-17,峨山县岔河中学相继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的病例。接报后疾控部门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证实为1起乙型流感暴发,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岔河乡岔河中学位于乡政府驻地,距峨山县城31km,全校有教职工31人,设初1~3年级9个教学班,共有学生415人,其中,男生223人,女生192人。共有学生宿舍32间约768m2,298张床位,住校生有374人,人均居住面积2·05m2,人均居住床位0·80个。学校为集中式供水,学校有一个食堂,教师及住校生在学校食堂集中就餐。2流行病学调查截止2005-01-18,岔河中学学生共发病109例,…  相似文献   
6.
裸花紫珠有广泛的临床应用。近5年来,国内外对其资源、栽培与种植、鉴别和质量研究、成分与活性、剂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从裸花紫珠基源、成分与疗效、制剂品种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为裸花紫珠剂型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玉溪市未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T淋巴细胞计数(CD3、CD4和CD8)自然变化,了解其艾滋病自然病程。方法 收集2006—2014年间玉溪市新报告HIV/AIDS未抗病毒治疗资料,获取首次与末次CD3、CD4和CD8数据,描述并比较CD3、CD4和CD8自然变化速率。结果 CD3、CD4和CD8月均自然变化速率分别为4.14个/μL、-2.13个/μL和7.57个/μL。其中886例(62.66%)CD4末次较首次低,表现为自然下降。首次CD4越高,其月均下降越快,而首次CD4较低,其月均下降较慢甚至出现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汉族、≥50岁者、传播途径为注射吸毒者月均CD4自然变化下降速率较快,而女性、少数民族、50岁以下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者CD3、CD8上升速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玉溪市HIV/AIDS CD3、CD4和CD8自然变化总体平缓,但仍然有部分HIV/AIDS的CD4下降较快,或是CD3 、CD8上升较快,需对该类人群加强随访,及时介入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
野茉莉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茉莉Styraxjaponicus的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通过硅胶、SephadexLH-20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野茉莉叶70%乙醇提取物三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包括9个苯丙素和7个其他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ectandrinB(1)、豆甾醇(2)、荚果蕨素(3)、eupomatenoid-7(4)、β-谷甾醇(5)、去氢二异丁香酚(6)、4-oxo-4[(3β,22E)-stigmasta-5,22-dien-3-yloxy]butanoic acid(7)、4-(3-methory-4-hydroxy)pheny-3-methyl-3-buten-2-one(8)、熊果酸(9)、香草酸(10)、(+)-(7S,8R,8′R)-4,8′-dihydroxy-3-methoxy-1′,2′,3′,4′,5′,6′-hexanorligna-7,7′-lactone (11)、(+)-(7S,8R)-4-hydroxy-3-methoxy-1′,2′,3′,4′,5′,6′,7′-heptanorlign-8′-one(12)、(2S,3R′)-2,3-dihydro-2-(4-hydroxy-3-methoxyphenyl)-7-methoxy-5-(2-propen-1-yl)-3-benzofuranmethanol(13)、香草醛(14)、对香豆酸(15)和二氢山柰酚(16)。结论化合物1、3~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ART)效果。方法收集玉溪市2005—2016年的ART信息库中随访记录,历史卡片和治疗数据库的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不同年龄病人病毒学治疗效果、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变化及一年内死亡情况。结果 1 930例接受了ART的病人中,218例(11.3%)病毒学治疗失败,不同年龄段在不同治疗基线CD4细胞层次失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CD4细胞上升速率中位数由13.9个/μL/月下降至6.2个/μL/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6.080,P0.001);不同治疗时基线CD4细胞分层分析发现,治疗时基线200个/μL组和200~350个/μL组不同年龄段CD4细胞上升速率中位数为12.7~18.8个/μL/月之间和1.5~16.8个/μL/月之间,组间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H=13.575和9.133,P均0.05),治疗时基线CD4细胞351~500个/μL和500个/μL组不同年龄段CD4细胞变化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7.171和3.110,P=0.067和0.157); ART后一年内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者占2.8%(54/1 930),其治疗时基线CD4细胞均200个/μL,其中18~29岁者治疗后一年内死亡率1.7%(7/412),30~39岁者死亡率1.5%(10/650),40~49岁者死亡率3.4%(16/476),≥50岁者死亡率5.4%(21/3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16,P0.001)。结论年龄不影响ART后病毒学疗效,但是年龄越大CD4细胞恢复越差,一年内死亡率越高,针对≥50岁感染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选,得出煎煮2次,第1次加水7倍煎煮1.5h,第2次加水5倍煎煮1h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