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及临床型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DN)发生率。方法:对42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足月产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DN血清学检验,对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按检验结果分组调查其临床型HDN的发生率。结果:①在42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335例(78.64%),改良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151例(35.45%),游离抗体试验(IAT)阳性247例(57.98%),发生临床型HDN 68例(15.96%);②在335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中,IAT阳性与IAT阴性的新生儿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P<0.01)。结论:①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及临床型HDN发生率较高;②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与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游离抗体阳性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交叉反应性抗体与临床型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脐带血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结果中存在的交叉反应性抗体(抗C)与临床型HDN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用新生儿断脐带血进行HDN血型血清学检验,对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的361例足月产健康新生儿按抗C检验结果分组调查其临床型HDN发生率.结果①在192例母/子血型O/A组合、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的新生儿中,存在抗C与不存在抗C的新生儿临床型HDN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在169例母/子血型O/B组合、抗体释放试验结果阳性的的新生儿中,存在抗C与不存在抗C的新生儿临床型HDN发生率亦无显著差别(P>0.05).②对照组中,被抗C致敏的新生儿红细胞免疫性破坏的完全程度极显著多于临床型HDN组的患儿(P<0.01).结论在脐带血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结果中,抗C的存在与临床型HDN发生率无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及临床型新生儿免疫溶血性疾病(HDN)发生率.方法对42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足月产健康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DN血清学检验,对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按检验结果分组调查其临床型HDN的发生率.结果①在426例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335例(78.64%),改良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151例(35.45%),游离抗体试验(IAT)阳性247例(57.98%),发生临床型HDN 68例(15.96%);②在335例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中,IAT阳性与IAT阴性的新生儿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差别(P<0.01).结论①在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及临床型HDN发生率较高;②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的新生儿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与临床型HDN发生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游离抗体阳性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ABO血型不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BO血型不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426例ABO血型不合的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及发生高胆后的新生儿进行免疫溶血性疾病(HDN)血清学检验,并对发生了高胆的新生儿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高峰时间、消退时间进行分析.结果 (1)在426例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共发生新生儿高胆68例(15.96%).(2)68例新生儿高胆HDN血清学检验结果,抗体释放、改良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IAT)三者阳性41例(60.29%),全部病例抗体释放阳性.(3)新生儿高胆发生时间1~2 d 48例(70.59%);黄疸消退时间≥2d而<3 d30例(44.12%),≥3d而<4 d 20例(29.41%).胆红素>342μmol/L的新生儿黄疸消退时间在5~7d,极显著高于胆红素≤342 μmol/L的新生儿(X2=68.00,P<0.01).结论 (1)426例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高胆发生率为15.96%.(2)抗体释放、DAT、IAT三者阳性发病率最高;抗体释放阳性是诊断新生儿ABO溶血病最重要的依据.(3)发生新生儿高胆的高峰期在出生后2d内,消退时间绝大部分在5 d内.(4)黄疸程度越重,消退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种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及临床型HDN发生率。方法:按检验操作规程对1199例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脐血做血型血清学检验,在出生7天内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①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新生儿抗体释放试验、DAT、IAT阳性率、临床型HDN发生率均极显著高于母/子血型A/B、A/AB、B/A、B/AB组合的新生儿(P<0.01)。②新生儿脐血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与临床型HDN发生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1)。③患儿血液中存在的IgG抗-A+B对临床型HDN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1)。结论:ABO血型系统发生的临床型HDN以母/子血型O/A(B)组合的患儿为主(89.19%),母/子血型A/B、A/AB、B/A、B/AB组合的患儿较少(10.81%)。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患儿血液中存在的游离抗体对判断患儿疾病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崔雪芳  李锡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37-2938
目的:探讨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和新生儿溶血病(HDN)双重病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按检验操作规程对足月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G6PD和HDN血型血清学检验,对存在G6PD缺乏和HDN病因的新生儿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①G6PD缺乏组、HDN病因组、G6PD缺乏与HDN双重病因组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P<0.01);②存在G6PD缺乏和HDN双重病因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极显著高于G6PD缺乏组和HDN病因组的患儿(P<0.01)。结论:存在G6PD缺乏和HDN双重病因的患儿红细胞溶血破坏的几率增高,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ABO血型溶血病(HDN)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之一。为研究O型孕妇产前血液中IgG抗-A(B)抗原的不同效价对新生儿红细胞致敏及发病的关系,本研究测定5年中430例夫妻ABO血型不合的妊娠37周以上O型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并对出生后A或B型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调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建立HITACH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不洗涤压积红细细胞G6PD活性。方法利用血清信息的HemolyticIndex与血红蛋白浓度的显著相关求出血红蛋白浓度,以自配试剂测定未洗涤压积红细胞G6PD的活性,然后计算每克血红蛋白的G6PD活性。结果与洗涤三次压积红细胞G6PD活性相比n=20,r=0.949,Y=1.029X+1.03,346例正常婚前体检人员进行G6PD活性的测定,经D检验及正态分布法,结果取95%可信区间,正常参考范围定为12.8~36.5U/gHb。结论该法勿需洗涤红细胞,不用血球仪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直接用生化分析仪测定G6PD的活性,完全适用于配有血清信息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使用,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抗球蛋白试验及抗体放散试验在脐带血检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 (HDN) ,本文随机对本院妇产科的 90 8例新生儿脐带血做了抗球蛋白 (coombs)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结果 :在母子ABO血型不相配合的 2 2 2例新生儿脐带血中 ,有 2 5例直接Coombs试验或抗体放散试验阳性 ,以母子血型O -A(B)组合为主。经跟踪检验 ,这 2 5例阳性的患儿中有 15例 (6 0 % )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直接Coombs试验(DAT)和抗体放散试验与间接Coombs试验 (IAT)在HDN诊断方面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 :脐带血Coombs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是早期诊断HDN的有效方法 ,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