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LIPA喉罩是由南非麻醉科医生Donald Miller于2002年正式推出的一种新型一次性喉上通气装置,其符合人体咽喉解剖的结构、无充气罩、开放空腔及硬塑料通气柄设计,目的为方便通气道管理,减少使用喉罩引起反流误吸的危险[1,2],及因充气罩充气过度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弥散使充气罩内压过高,可能增加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3-4].为了解SLIPA喉罩在国人中应用是否具有上述优点,将SLIPA喉罩与经典喉罩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6例肝细胞癌侵入胆管致阻塞性黄疸。术前正确诊断3例。肝癌切除连同胆管内癌栓清除4例。6例同时行肝动脉结扎并插管。术后半年、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0%、20%。增强对肝细胞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认识是提高诊断正确性的关键;对于肝脏有占位同时胆道有占位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应作详细的B超以及AFP检查以排除肝癌;PTC和ERCP对诊断有帮助。我们对这种患者的治疗方式具有如下优点:切除了肝癌,防止癌栓继续侵入胆道,降低了胆道压力,避免了梗阻性黄疸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晚期肝门胆管癌的经腹减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晚期肝门胆管癌减黄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43例晚期肝门胆管癌施行不同的内引流术并进行分析及随访。结果 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37例,无胆瘘及腹腔感染,无死亡病例,术后两周黄疸明显减轻30例,完全消退7例,随访36例,术后生存期最短4个月,最长43个月,至今存活6例,生存期分别达21、16、11、9、8和7个月。结论 术前影像检查为术式的选择提供直接的依据;术式选择视患者营养状况及梗阻部位和术中探查情况而定,置管架桥内引流术操作简单,肝断面空肠Roux-Y吻合减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加置化疗泵对防治肝癌复发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观察肝切除加置化疗泵对预防肝癌复发的效果。方法 试验组 4 3例在行肝切除的基础上加作肝动脉或 /和门静脉化疗泵植入 ,术后定期进行化疗栓塞 ,对照组单纯行肝切除 ,两组随访 1~ 4年。结果试验组 1、3年复发率 (分别为 14 % ,3 5 % )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4 2 % ,72 % ) (P <0 .0 1)。而术后生存率 1、3年试验组为 79%、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为 5 1%、3 2 % (P <0 .0 5 )。结论 肝切除加置化疗泵行肝动脉或 /和门静脉化疗栓塞是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和提高远期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胆管结石患者术中、术后应用电子胆道镜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26例胆石患者术中、术后应用电子胆道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检查胆管结石患者23例,发现胆管狭窄9例,胆管变异7例,发现并取出肝内胆管结石13例。术后检查胆石患者103例,发现胆管残余结石63例,肝内胆管狭窄17例,肝内胆管变异28例,结石取尽率98.06%。结论 术中、术后应用电子胆道镜有助于发现胆管变异和防治胆管残余结石。  相似文献   
6.
李运福  刘斌  张兰 《华西医学》2004,19(3):465-465
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常遇到棘手的问题是困难气管锸管,轻则可造成咽喉损伤、声带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重则导致插管失败、严重缺氧等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我院在过去的2年内对困难气管插营病人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降低B超和胆道镜对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漏诊,从而提高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取净率。方法 总结58例胆管残余结石病人的B超、胆道镜及二者术中联合应用的诊断情况。结果 58例残余结石中,B超诊断准确率86.2%。胆道镜诊断准确率93.1%。二者术中联用准确率为100%。结论 B超和胆道镜是胆石术后诊断的常用方法,但由于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而出现假阴性而造成漏诊,术中二者结合可有效预防结石漏诊并提高结石的取尽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 (纤胆镜 )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胆管结石手术中配合应用纤胆镜治疗 2 65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中应用纤胆镜治疗残石率由 5 3 2 %( 14 1/ 2 65 )下降为 7 5 %( 2 0 / 2 65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 P <0 0 1) ;术中纤胆镜的结石取净率为 85 8%( 12 1/ 14 1) ,术后纤胆镜经窦道的结石取净率为 65 0 %( 13 / 2 0 ) ,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强调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常规应用纤胆镜有助于降低术后残石率 ,同时应力争在术中取净结石  相似文献   
9.
胆道镜治疗胆管残余结石首次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胆道镜首次结石取净率。方法:对6年272例胆管残余结石病人术后首次胆道镜取石情况作一分析探讨。结果:272例胆管残余结石病人,共行胆道镜镜检查取石300例次,首次结石取净率达87.13%(237/272),影响首次结石取净率的原因是胆道镜取石术中漏诊、术中出现并发症、机器故障、胆镜取石盲区、肝内胆管狭窄并巨大结石。结论:提高胆道镜首次结石取尽率的关键是防止手术并发症、避免术中胆道镜漏诊、减少取石器械故障、提高取石技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式选择,比较开放和腹腔镜疝修补≧60岁,小于60岁的患者临床报告结果。方法日期从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接受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共有137例接受调查,其中72例小于60岁(60组),65例大于等于60岁(≧60组)。在60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43例开放式疝修补术。在≧60组,29例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TEP)和36例开放式疝修补术。术后6月随访,患者临床报告结果(PROM)包括总体感觉、疼痛、恶心、呕吐、头晕、疲倦和满意度。结果 137例得到术后6个月随访。严重疼痛患者8例,其中6例为60岁组,≧60岁组仅2例出现严重疼痛(P0.05)。≧60 TEP组中只有1例患者中度疼痛,60 TEP组中有3例中度疼痛(P0.05)。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在所有组患者中满意或非常满意,只有2例病人主诉手术疤痕和术后疼痛。结论 60岁以上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采用TEP术式安全、痛苦少;但比较60岁患者,无论腹腔镜还是开放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均未体现更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