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目的评价“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疗效。方法对129例颈椎病患者常规行后正中入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门轴一侧的侧块上选择钻孔点,采用Magerl方法置入直径为3.5mm、长度10~12mm的钛质松质骨螺钉。先将粗丝线系在螺钉的根部,螺钉置入侧块后将丝线一端经棘突根部的预穿孔穿过,开门后拉紧丝线并打结,使椎板保持在开门状态。术后颈围领保护2周。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6~18个月)。术前平均JOA评分7.8分、40分法评分14.5分,术后平均JOA评分15.5分、40分法评分35.5分。术后2个月时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者轻度84例、中度32例、重度13例。术后6个月时仅23例仍然有轻度颈部疼痛、僵硬感和活动受限。未见螺钉松动和再“关门”现象。结论“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操作简单、维持“开门”效果好。术后患者颈部症状恢复快,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至2012年4月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7例患者资料,男6例,女1例;年龄23~65岁,平均48.9岁;脊髓型颈椎病5例,颈椎外伤合并C4,5半脱位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1例。椎动脉损伤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3例。分析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原因、处理过程及预后。结果颈椎前路手术4例,其中2例用环钻减压时偏离中线损伤椎动脉,1例切除椎间盘时刮匙过于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颈椎外伤患者由于C4,5半脱位造成椎动脉迂曲,减压时冲击式咬骨钳损伤椎动脉。颈椎后路手术3例,其中2例为行C4侧块螺钉固定时钻头偏外损伤椎动脉;1例氟骨症致颈椎管狭窄者在切除寰椎后弓时咬骨钳损伤椎动脉,术中出现椎动脉损伤后,迅速填塞压迫止血并关闭伤口,但术后4周发生迟发性出血,采用椎动脉栓塞止血及颈后路血肿清除术治疗。7例患者均未发生脑梗塞,其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头晕。结论 椎动脉损伤是颈椎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其损伤原因与手术失误、解剖变异等有关;采用直接压迫及椎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3.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成蓓、曾尔亢教授主编的《老年病学》第2版已于今年9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这本《老年病学》(第2版)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可供临床、预防、基础、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护理、法医等专业使用,系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全书分为二篇20章,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是一本实用性、科学性、知识性、专业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参考书。  相似文献   
4.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臼盖成形术李迈蔡钦林娄思权王少波⒇作者采用中野氏方法〔1〕,即植骨片、翻转骨瓣和骨水泥并用的臼盖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15例(16个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15例(16个髋),男4例,女11例(双髋1例),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治疗胃底小间质瘤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接受内镜治疗胃底小间质瘤患者52例,根据内镜手术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试验组32例采用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整切除率、创面完全愈合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完整切除率、创面完全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内镜下圈套器联合异物钳全层切除治疗胃底小间质瘤具有操作简便、手术用时短及医源性创伤小等优势,同时整体疗效及安全性接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1986~2004年,笔者手术治疗累及颈椎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27例。结果 本组27例中椎管内韧带骨化18例,脊髓损伤的原因依次为韧带骨化所致的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和椎体后骨刺及椎间不稳定。术前均为不完全性损伤,非手术治疗不提高脊髓功能。术后脊髓ASIA分级平均改善1级。后路手术椎板切除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高于不合并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前路手术可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一般为不完全性损伤,损伤的内因依次为椎管内韧带骨化所致的椎管狭窄、椎间盘损伤、椎间骨赘和椎间不稳定。适当的手术可改善脊髓功能。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存在发育性或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压迫脊髓前方的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存在脊髓前后受压同时前方压迫明显(MRI上椎管侵占率≥50%)的132例CSM患者分为三组:A组(53例),一期后路椎管成形术+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B组(48例)。后路椎管成形术;C组(31例),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平均随访27个月,比较和分析三组患者术后近期(1年内)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A组在术后3个月和1年时脊髓功能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5.75%和84.51%.明显高于B组(61.41%和70.3%)和C组(66.49%和72.45%)同期改善率(P〈0.05)。术后半年时A、B、C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100%、81.25%和80.65%。B组有2例、C组有1例因症状改善不满意或复发分别于1年后再次手术。各组之间疗效差异与患者年龄、病程及术前病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对于脊髓前、后受压而前方局部压迫特别明显的CSM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更加充分,有利于脊髓功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相似文献   
8.
观察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颈椎管扩大术前、后的脑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变化。对术前的30例、术后两周的21例患者行腰穿,留取2ml脑脊液(CSF),用荧光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16例无神经系统病变者的CSF作为对照。病人组术前CSF中MDA水平为54.38±12.64pmol/ml,对照组为35.95±9.12pmol/ml,经统计学处理P<0.001,差异有显著性。术后对其中21例患者CSF中MDA水平进行测定,结果为43.44±10.51pmol/ml,与术前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自由基可能参与了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脊髓损害过程,术后MDA水平降低可能与术后自由基生成减少有关,为颈椎管扩大术的临床疗效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仝小林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率先将现代糖尿病的中医病名概括为"糖络病",填补了早中期糖尿病中医学理论认识的空白,形成了从糖尿病前期到糖尿病早中期至并发症期的中医系统诊疗体系。仝小林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概括为郁、热、虚、损4个阶段,认为不同阶段的证候有一定差别,治疗上亦有不同。仝小林教授证靶结合,善于运用药对及经方治疗糖尿病。针对气阴两虚者,治宜用黄芪、知母、地黄补气养阴;热盛伤津者,治宜用白虎汤清热生津;痰湿互结者,治宜用小陷胸汤清热祛湿涤痰。由于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故不能将糖尿病患者简单地归为特定的证型。仝小林教授在整体把握糖尿病全貌后,因人而异,对症用药,辨证选方,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1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将113例腰椎管狭窄症分为马尾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采用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31例马尾型行广泛椎板切除和双侧椎板扩大开窗术,54例神经根型单侧或双侧神经根管减压术,28例混合型单侧或双侧椎板和神经根管同时减压术。经五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率91%。本文着重讨论影像学和术中所见的病理改变和选择性椎管减压术的方法和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