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派特灵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尖锐湿疣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其中治疗组以派特灵涂于患者治疗;对照组以超脉冲CO2激光治疗。结果派特灵组治愈率94.79%,复发率4.39%;CO2激光治疗组治愈率75.0%,复发率48.0%。结论派特灵防治尖锐湿疣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性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眉上提术联合下睑袋整形,矫治眶周区域老年样改变的疗效。方法采用眉缘切口,去除眉上松弛皮肤,固定眉脂肪垫,悬吊眼轮匝肌,治疗眉下垂及上睑松弛;同时,对下睑袋采用皮瓣、眼轮匝肌瓣分层剥离,将下睑轮匝肌瓣眶外侧缘骨膜悬吊,治疗下睑袋。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术后眉形、重睑外形恢复自然,下睑袋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21例患者3—12个月,术后效果满意。结论眉上提联合下睑袋整形,矫治眶周区域老年样改变,手术方法易掌握,手术效果良好且安全,术后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足病的影像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36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MRI表现及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足常侵犯的足骨为跖骨和近端趾骨,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18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6例,骨端骨质吸收破坏15例,骨干萎缩3例,骨性关节炎2例,神经性骨关节病2例,软组织改变;6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糖尿病足MRI表现:(1)软组织水肿;(2)软组织溃疡;(3)骨髓炎;(4)神经性骨关节病;(5)关节腔积液;(6)关节脱位。结论 X线平片可显示糖尿病足骨及关节较晚的骨质破坏及动脉血管钙化;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能显示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早期骨髓水肿,对区分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部位、范围明显优于X线平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6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同服白癜风丸,治疗组外用卤米松乳膏与白斑1号;对照组外用白斑1号。结果治疗组平均色素岛产生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卤米松乳膏与白斑1号和白癜风丸联合治疗白癜风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足病的影像表现、病因及发病机制,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36例经临床确诊的糖尿病性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MRI表现及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常侵犯的足骨为跖骨和近端趾骨,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18例,关节旁皮质骨缺损6例,骨端骨质吸收破坏15例,骨干萎缩3例,骨性关节炎2例,神经性骨关节病2例,软组织改变;6例X线平片未见明显异常.糖尿病足MRI表现:(1)软组织水肿;(2)软组织溃疡;(3)骨髓炎;(4)神经性骨关节病;(5)关节腔积液;(6)关节脱位.结论 X线平片可显示糖尿病足骨及关节较晚的骨质破坏及动脉血管钙化;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可显示细微的解剖结构,能显示X线平片难以显示的早期骨髓水肿,对区分是否合并感染及感染部位、范围明显优于X线平片,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口服阿昔洛韦片联合神经阻滞治疗56例带状疱疹,通过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在止疱、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上对比,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神经阻滞时间越早,疗效越高,缩短病程,减少疼痛,防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应用兰美抒(1%盐酸特比萘芬乳膏,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5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年龄19 ̄58岁,平均38.5岁;病程1周 ̄2年,平均3个月;其中包皮过长12例,配偶有念珠菌性阴道炎者7例。临床表现为包皮龟头及冠状沟弥漫性潮红,并散在分布针头大小红色丘疹,少数糜烂,自觉瘙痒,其包皮内板及冠状沟附着白色奶酪样分泌物,伴有不同程度的腥臭味。分泌物真菌涂片直接镜检均为阳性。患者全部在1个月内未服抗真菌药物,2周内无局部外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和CT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X线和CT确诊的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全部病例由CT确诊,CT表现为纵隔内、大血管旁及肺间质透亮气体影,可见极少量气体。X线明确诊断为31例,X线胸部正位片表现为纵隔旁线条样透亮影21例,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条片状影10例,侧位片显示更清晰。结论胸部X线及螺旋CT检查都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但X线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早期行CT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率,还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X线和CT对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和CT确诊的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患者的影像表现.结果 37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全部病例由CT确诊,CT表现为纵隔内、大血管旁及肺间质透亮气体影,可见极少量气体.X线明确诊断为31例,X线胸部正位片表现为纵隔旁线条样透亮影21例,纵隔内多发不规则条片状影10例,侧位片显示更清晰.结论 胸部X线及螺旋CT检查都可作为诊断的依据,但X线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早期行CT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断率,还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的剂量学分布,为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C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8.22%和98.76%(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分别为12.86%、1.02%低于CRT计划的44.56%、6.37%(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CI值由0.55提高至0.68,HI值由1.15降至1.09(P < 0.05)。与CRT计划相比,IMRT计划患侧肺V30、V20分别降低了3.68%和5.7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9.24 Gy下降至7.12 Gy(P < 0.05);IMRT计划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5.99%、5.68%和1.68%(P < 0.05)。结论 IMRT相比C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同时,减少了高剂量的照射,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