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85例初次确诊为ACS患者分为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患者对照组41例,和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试验组44例,测定其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试验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hs-CRP、sCD40L、MMP-9水平显着低于未应用盐酸替罗非班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该病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CHF患者77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Ⅰ组)19例、Ⅱ级(Ⅱ组)13例、Ⅲ级(Ⅲ组)22例、Ⅳ级(Ⅳ组)23例;19例无CHF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清晨空腹的血清脂联素和血浆脑钠肽(BNP),并对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其与CHF的相关性.结果:C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和血浆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11±5.21)∶(6.62±2.32)mg/L,P<0.01]和[(491.80±460.26)∶(26.24±16.89),P<0.01].两者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459,P<0.01).结论:C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对评价心功能的程度和转归可能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45例患者PCI术后6~12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18例有再狭窄作为再狭窄组,27例无再狭窄作为对照组。2组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类等药物治疗。取2组患者PCI术前、后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时血浆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ox-LDL水平,超敏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酶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①再狭窄组PCI术后ox-LDL、hs-CRP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1.32±0.35)∶(0.53±0.17)mg/L、(4.82±1.44)∶(3.50±1.18)mg/L],均P0.01;对照组PCI后ox-LDL、hs-CRP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0.32±0.13)∶(0.55±0.13)mg/L、(2.28±0.71)∶(3.37±1.25)mg/L],均P0.05。②再狭窄组和对照组PCI术前ox-LDL、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狭窄组PCI术后ox-LDL、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③再狭窄组和对照组术后TC、TG、LDL-C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但2组间PCI术前和术后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再狭窄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ox-LDL和hs-CRP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PCI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浆ox-LDL及CRP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作为PCI术后再狭窄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6例 2 0 4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2 9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2 3只 ,右冠状动脉 73只 ,左回旋支 31只 ,左主干 2只。结果 :186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即刻效果良好。其中 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 10例病情迅速缓解 ,2例术后死亡 ,死因分别为再次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无一例死亡。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例 ,术后低血压反应 9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是临床评价冠脉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既往多采用介入性方法进行测定。本研究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冠脉血流显像新技术观察17例正常成人静脉内注射潘生丁结合等长握力应激状态下心外膜冠脉血流的变化,结果显示最大血流变化出现在实验开始后第4~5分钟,峰值血流速度比3.771±0.812,舒张期峰速积分比为3.529±0.041。全部受试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新技术结合潘生丁握力实验是一可行的无创性评价正常冠脉血流储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永久心脏起搏,由于小儿自身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如血管细小,身体发育不良,心腔位置畸形等,常规的成人起搏技术是否能成功应用,尚无大宗临床经验。本文报道近十余年内,对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经验。患儿均为男性,年龄1.9~8.8岁,体重9~19kg。其中4例室间隔缺损,1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伴巨大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测二尖瓣狭窄(MS)病人止血系统多项指标,以证实MS血栓前状态(PTS)的存在并探讨其发生机理。结果表明:MS病人在止血系统多个环节发生异常,存在PTS;合并房颤的MS病人止血系统异常更为显著;PTS与MS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中断又称下腔静脉肝静脉下段中断由奇静脉连接,属罕见先天性血管畸形.近10年来,我们在心导管检查过程中曾遇4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TGF-β1和CTGF水平与自然发生的心房颤动(Af)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常对照组(NC组,20例),非Af房性心律失常组(AA组,34例),阵发性Af组(Paro-Af组,36例),持续性Af组(Pers-Af组,38例)血清TGF-β1和CTGF蛋白含量。分析两者在各组的相关性。结果:CTGF蛋白含量在其他各组均明显高于NC组(P<0.01),Pers-Af组明显低于Paro-Af组(P<0.05);TGF-β1蛋白含量在Pers-Af组明显高于NC组(P<0.05)。TGF-β1和CTGF在各组的相关分析表明,在Pers-Af组两者呈负相关(r=-0.580,P=0.001)。结论:自然发生的Af患者血清TGF-β1逐渐升高和CTGF升高后下降以及两者表现为负相关这种动态变化,提示Af正在进展,可能和心房肌的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血栓抽吸导管在ACS急诊PCI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在ACS常规急诊PCI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我院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9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高危、极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为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A组(51例),同期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B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CTFC)、术后心肌呈色分级(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有无差异。结果 A组TIMI血流3级、CTFC、BMG、术后ST段抬高回落幅度及LVEF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院内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S常规急诊PCI中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TIMI血流、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及术后心功能,但住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