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AAG)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进展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入院治疗的T2DM患者100例,分别检测其尿AAG、随机尿微量白蛋白(MABL)和肌酐水平.将T2DM患者按尿AAG水平分为尿正常AAG组(NAAGU)组、微量尿AAG组(MAAGU)组和尿大量AAG组(MaAAGU)组,以MALB与尿肌酐的比值(ACR)为肾组织损害进展的参照标准,随访观察各组患者尿AAG水平与肾损害进展的关系.评价尿AAG水平对T2DM患者DN发生和发展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NAAGU组、MAAGU组和MaAAGU组中,分别有7.14%、16.67%和37.5%的T2DM患者发生了DN的进展,有8.33%的MAAGU组患者发生了DN的缓解,而在MaAAGU组中无一例患者发生DN的缓解.结论 尿AAG测定可作为T2DM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对T2DM患者DN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怒"模型大鼠胸腺细胞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及其配体CD155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情况,以及这些指标与胸腺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模型21 d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社会隔离法”结合足底电击法复制精神应激“怒”模型大鼠。实验后测定大鼠体质量和胸腺指数,以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胸腺组织的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胸腺细胞中TIGIT、CD155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unel法检测胸腺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RH、ACTH、IL-2、IL-10水平。结果实验后,4组大鼠体质量较试验前1 d升高(P<0.05),且“怒”模型各组大鼠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后“怒”模型各组大鼠胸腺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400)可见“怒”模型各组大鼠大鼠胸腺皮质组织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幼稚T细胞布排紊乱无序或呈“条索状”堆积,细胞间隙缩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降低,细胞核染色变浅,呈淡紫色,并出现不同程度核固缩、核分裂、细胞溶解等凋亡细胞增多现象。4组大鼠胸腺细胞TIGIT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对照组<模型21 d组<模型14 d组<模型7 d组,其中模型7 d组、14 d组与其他各组胸腺细胞TIGI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怒”模型各组大鼠胸腺细胞CD155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怒”模型各组胸腺组织凋亡细胞吸光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血清CRH、ACTH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模型21 d组(P<0.05);“怒”模型各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低于模型21 d组(P<0.05);“怒”模型各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模型14 d组高于模型7 d组及模型21 d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GIT表达水平与CD155、ACTH、CRH及胸腺细胞凋亡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IL-2呈负相关(P<0.05),与IL-10及胸腺指数无相关性(P>0.05);CD155表达水平与TIGIT及胸腺细胞凋亡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IL-2呈负相关(P<0.05),与ACTH、CRH、IL-10及胸腺指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怒”应激状态下,胸腺出现萎缩及凋亡细胞增多现象,可能是TIGIT-CD155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IL-10、IL-2共同作用所致,该研究为“怒”应激致使免疫损伤及疾病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怒”应激大鼠模型海马中差异基因(DEGs)的表达。方法 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SPF级)随机分成正常组(12只)和模型组(12只),采用“足底电击+社会隔离法”制备“怒”应激模型,造模21d,期间通过动物行为学试验评价大鼠愤怒状态。实验结束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海马中NE、DA、5-HT,血清中CORT含量,提取海马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对显著DEGs的表达量进行验证。结果 相较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有43个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其中上调28个,下调15个;差异基因的功能涉及代谢、氧化应激、细胞氧化解毒,及凝血功能、细胞粘附、免疫功能、细胞蛋白质复杂装配与组成、多细胞生物生长;并与非洲锥虫病、疟疾及糖尿病性心肌病有密切联系。RT-q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中Rtkn(rhotekin基因)、Pf4(血小板因子4)、Hbb-b1(血红蛋白β1)、Hbb(血红蛋白β)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Slc25a22(线粒体谷氨酸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观察药物敏感性试验(MODS)用于结核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及直接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耐药性检测的可能性。 方法:对94例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为结核性淋巴结炎患者,用MODS法、抗酸染色和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以下简称罗氏法)对穿刺吸出物进行MTB检测;抗酸染色阳性标本同时用MODS法和绝对浓度法检测药敏,对两法检测结果不符的菌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结果:MODS法、罗氏法和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性淋巴结炎的阳性率分别为51.1%、39.4%和22.3%,MODS法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罗氏法和抗酸染色法(χ2 =7.69与25.04,P均<0.01)。MODS法和罗氏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6.2%。MODS检测时间中位数为13 d,明显短于罗氏培养法的29 d。MODS检测21株MTB对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5.0%、85.7%、85.7%、100%。7个MODS药敏结果与罗氏药敏检测结果不符,经MIC检测5个药敏结果支持MODS法结果。 结论:MODS技术对结核性淋巴结炎诊断和MTB药敏试验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结核病防控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转录组学技术探究“怒”应激大鼠海马中差异表达基因及逍遥丸干预后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怒”应激模型对照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氟西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采用“足底电击+社会隔离法”制备“怒”应激大鼠模型。采用行为学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海马中5-羟色胺(5-HT)、血清中皮质醇(CORT)水平;提取海马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目的基因的表达量加以验证。结果 相较于正常组,“怒”应激模型对照组可见明显动物行为学改变,海马5-HT、血清CORT水平均升高(P<0.01);相较于“怒”应激模型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逆转了大鼠行为学改变,海马5-HT、血清CORT水平降低(P<0.01)。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逍遥丸主要通过调控细胞代谢、血清素水平、损伤与炎症、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干预“怒”情绪应激。相较于正常组,“怒”应激模型对照组海马Rtkn、Pf4、Hbb-b1、Hbb mRNA表达均上调,Slc25a22 mRNA表达下调(P<...  相似文献   
8.
回顾国内外病人满意度工作的发展过程,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病人满意度调研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普遍注重数据排序而忽视调查结果的分析利用;调研方法不规范致使调查结果不具可比性;意见采集缺乏客观性.同时根据新医改形势的要求,从借鉴现代企业客户管理服务经验、引入信息化调研方式和社会第三方调研机制等角度,提出改善病人满意度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RA PBMCs表达谱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例RA患者(T组)及4名健康体检者(C组)静脉血,运用Arraystar circRNA微阵列芯片检测2组PBMCs中circRNA表达谱,应用相关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表达失调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