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842例,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总结相应处理措施。结果 842例介入治疗患者中12例出现并发症,包括动静脉瘘2例,假性动脉瘤4例,局部血肿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经针对性处理,12例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均未对介入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和术者操作经验及手法技巧等有关,操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完善介入治疗前准备工作,从而尽量避免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某污灌区利用石油工业废水灌溉稻田有30多年历史,总面积20万亩以上。污灌稻田可增产,但污灌米作饭有异味。袁一傲等发现居民中肝肿大率、慢性胃病患病率升高,白血球数增加,对污水有害成分能否通过改变米质并影响人体健康提出质疑。本文报告了用污灌稻米对动物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结果,并对污灌米质量进行初步的卫生评价。  相似文献   
4.
5.
选择2005-01/2006-12于江门市中心医院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的患者38例,均知情同意。记录肾移植手术麻醉前、血流开放前、血流开放后、手术结束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肾移植患者血流开放后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均显著低于麻醉前及血流开放前(P<0.05~0.01),心率显著高于血流开放前(P<0.05)。硬膜外麻醉下肾移植术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随手术步骤变化而变化,供肾恢复血供后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为一较罕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疾患,可无临床症状,也可因局部反复感染而出现呼吸道症状,易误诊。本所自1975年1月~1990年12月,经手术证实为本病者9例,全部为肺内型,术前确诊仅  相似文献   
7.
纵隔淋巴结结核为纵隔多个淋巴结被结核侵袭的慢性疾病,不易早期发现。常因病灶渐长大。压迫其周围组织器官出现临床压迫症状而就诊。教室1980年1月~1985年9月共手术治疗35例,并经病理组织形态学证实为纵隔淋巴结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全麻诱导期应用相同的麻醉诱导药物,观察不同的注药顺序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三组:依托咪酯组、异丙酚组和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采用目前最常用的依托咪酯脂肪乳剂0.3mg/kg、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6mg/kg和异丙酚2mg/kg。依托咪酯组用药顺序为依托咪酯、阿曲库铵、芬太尼和异丙酚;异丙酚组为异丙酚、阿曲库铵、芬太尼和依托咪酯;芬太尼组为芬太尼、阿曲库铵、依托咪酯和异丙酚。详细观察记录各组病人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三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改变,依托咪酯组病人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组和芬太尼组在诱导后、插管前与诱导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前三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后、插管前异丙酚组和芬太尼组与依托咪酯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相同用药的情况下,采用依托咪酯、阿曲库铵、芬太尼和异丙酚的顺序注药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既可以达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同时又能够减低对病人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般利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建立原位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多用家兔。作者用大鼠,参照伊藤Bartsford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大鼠原位免疫复合物肾炎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与螺旋CT在气道并物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气道异物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X组,各为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参考组患者采用X线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率为95%,参考组诊断率为75%,2组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X线诊断,螺旋CT诊断具有定位准确,检查效果显著等优势,然而X线诊断经济简便,辐射小,能进行临床推广使用,若X线检查结果不能确诊时.则粟用螺旋CT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