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1.
患者1例,82岁,老年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近2年,反复出现皮肤破溃伴电极裸露。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局部清创以及电极重新包埋,其伤口均迅速愈合。  相似文献   
2.
心脏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性疾病.尸体解剖显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发生率为0.02%,其中75%为良性肿瘤,25%为恶性肿瘤[1].由于肿瘤生长于心脏,即使是良性肿瘤也可因心腔阻塞而导致心力衰竭,或因肿瘤和血栓栓子脱落发生肺循环或体循环栓塞,乃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且其在发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易被误诊及延误诊断,导致预后不良,所以对心脏肿瘤的早期认识和靶向诊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因诊断技术为肿瘤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提供了新依据.目前,对于心脏肿瘤的特异性基因型也展开了相关研究,并获得了进一步的认识,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临床诊断及误诊情况。方法收集诊断为AD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①突发胸、腹部剧烈、持续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②影像学MSCTA检查是确诊本病的最佳方法。③误诊疾病复杂多样,以冠心病和急腹症居多,首诊误诊率为12.5%。结论主动脉夹层首发症状主要为持续剧烈胸腹疼痛,早期诊断是治疗关键,MSCTA检查有助于确诊,同时AD的误诊率高,误诊的疾病种类繁多,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自体血小板分离(autologous patelet-richplasma, aPRP)回输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自体血小板分离组(aPRP组,n=45)。aPR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血小板分离,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富血小板血浆提取,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回输,对照组不行血小板分离。于术前,术后1、24和48h记录Hb、Plt、PT、APTT及Fib,记录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引流量、输血情况。结果 aPRP组采集并回输富血小板血浆(323±117)ml,Plt分离时间(45±8)min。与对照组比较,aPRP组术后24h内引流量、输注异体血率下降(P<0.05)。结论 自体血小板分离回输可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血小板分离回输对心脏外科手术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血小板分离回输组(PRP组,n=50)和对照组(n=50)。PRP组在麻醉诱导后行血小板分离,在肝素化之前完成富血小板血浆提取,于体外循环结束、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回输,对照组不进行血小板分离。于术前、术后1 h、24 h和48 h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栓弹力图的凝血功能参数,记录术后引流量和输血情况。结果:PRP组术后1 h血小板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各时间点PT、APTT和FIB无统计学差异;PRP组血栓弹力图中的反应时间(R)在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缩短(P均0.05),最大振幅(MA)在术后各时点均较对照组增大(P均0.05)。PRP组术后1 h引流量[(40.3±14.8)mL对(55.7±15.4)mL,P0.05]、24 h引流量[(270.7±93.3)mL对(378.2±83.7)mL,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RP组异体血输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2%对58%,P0.05)。结论:血小板分离回输可改善心脏手术患者的血小板和凝血功能,降低术后出血量和异体血输注,具有血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血浆胶体渗透压(COP)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21例行成人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不同分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组(CPB组)、微创不停跳冠脉搭桥组(OP组)。记录麻醉后5min(T0)、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搭桥血管远端时(T1)、体外循环结束后5min/搭桥血管近端时(T2)、手术结束返回ICU(T3)、术后2h(T4)、4h(T5)、8h(T6)、24h(T7)的COP,以及术后3d检验指标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等数据。比较各时间点的数据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基本情况相同。2组患者围术期COP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组在术中COP变化值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可使COP下降,但通过纠正COP均能恢复正常,对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方法入选275例ACS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记录常规超声心动图及二尖瓣血流频谱资料,并在二尖瓣瓣环水平处,测量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和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测定E/A比值。将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ACS组左室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STEMI组较NSTEMI组左室舒张功能有所下降。DTI较二尖瓣血流频谱对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阳性率更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舒张功能不全患者更易出现心血管事件。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不全,DTI能很好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临床预后判定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心脏肿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提高对心脏肿瘤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5例心脏肿瘤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诊治方法、预后及转归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良性心脏肿瘤患者占65.71%,其中黏液瘤占62.86%;各年龄段发病构成比显示61~80岁年龄段比例较高,不同性别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良性黏液瘤多起源于房间隔左侧(18例),其次为右侧(4例),而恶性心脏肿瘤常生长于右心系统,继发性肿瘤多为恶性;接受手术治疗的10例原发性心脏黏液瘤患者存活率较高。结论心脏肿瘤良性居多,好发于中老年人群,肿瘤多见于心房,尤以左心房为主。外科治疗心脏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侵及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肾动脉支架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近期诊治的一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190/105 mmHg)接受经桡动脉径路肾动脉支架术的临床经过和治疗情况。结果患者右侧肾动脉开口高度狭窄,右肾动脉支架术经桡动脉径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全身和桡动脉穿刺局部均无任何不适,控制(血压150/80~92 mmHg),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该高血压患者右侧肾动脉开口高度狭窄,经桡动脉径路肾动脉支架术完全可行,而且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