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格列奈组及格列吡嗪组,每组40例。在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瑞格列奈组服用瑞格列奈,初始剂量为0.5mg·次^-1,3次·d^-1,餐前10min口服;格列吡嗪组服用格列吡嗪,初始剂量为5mg·次^-1,3次·d^-1,餐前30vain口服。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2组均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缓释片0.5g,早、晚餐时口服。用药4周内根据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2hBG)的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治疗维持12周。治疗4、12周后复查FPG、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P2hlNS)及体质指数(BMI),记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4周后FPG、P2h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随着时间的延长,降糖作用更明显(P〈0.05)。治疗12周后瑞格列奈组的FPG较格列吡嗪组明显降低(P〈0.05);2组P2hBG及HbAlc均有明显的降低,但降低的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瑞格列奈组治疗12周后FINS及P2hlNS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格列吡嗪组治疗12周后的FINS及P2hlNS较治疗前上升不明显(均P〉0。05)。治疗12周后2组BMI均较治疗前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吡嗪组出现低血糖反应6例,药物减量后症状消失。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均有明显降低FPG、P2hBG及HbAlc的作用,但瑞格列奈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胰岛B细胞功能,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内分泌肥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n=50)。2组均采取膳食疗法治疗,观察组另采取奥利司他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为(84.11±20.12)kg、BMI为(26.54±5.11),对照组体质量为(93.19±21.16)kg、BMI为(30.54±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膳食疗法联合奥利司他治疗内分泌失调性肥胖患者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4年内确诊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诺和龙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结果联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龙和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机制互补的协同降糖作用,副作用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双环醇治疗甲亢性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治疗甲亢性肝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选择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治疗,试验组24例,加用双环醇片治疗;对照组23例,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试验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期间未发现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双环醇片能有效治疗甲亢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中,许多中老年人产生了"畏高症",将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品视若洪水猛兽,因而转求于"低".但盲目求低,同样违背了科学规律,不利于身体健康. 低脂肪高脂肪之害众所周知.然而脂肪也不是越低越好.营养专家提出忠告:肥胖者限制脂肪是对的,但体重正常的人为防范心脑血管病而食用低脂肪食谱须商榷,因为此举可能使一种以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综合征乘虚而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2型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双环醇治疗136例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肝脏B超、体重指数(BMI)、血脂、肝功能等相关指标。结果标准治疗6个月,肝脏B超、体重指数、血脂、肝功能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环醇治疗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