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小组结合个体化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COPD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小组结合个体化呼吸训练。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6 min步行试验(6MWT)长于对照组,峰值摄氧量(VO2peak)、无氧阈(AT)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病友互助小组结合个体化呼吸训练可改善COPD患者的血气指标,减轻疾病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弹性、自护能力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5例,基于微信平台的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乐观、坚韧、自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优势内容递增健康教育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弹性、自护能力,促进肺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2010-2018年西安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特征和病原学分布特征,以更好的指导其防治工作。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8年西安市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据和病原学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72131例,年均发病率92.49/10万,年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年均实验室诊断率47.45%,也呈逐渐上升趋势。冬季(11-12月及次年1月)是其发病高峰,报告病例数占39.82%(28724/72131)。城区年均发病率(132.26/10万)高于郊县(50.57/10万)。病例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57128例,占79.20%)为主,其占比逐渐上升。0~1岁人群发病率最高(4523.33/10万),其次是1~2岁人群(2553.92/10万)。有明确病原报告的病例占23.84%(17197/72131),其中病毒感染病例占98.32%(16908/17197)。轮状病毒感染病例占93.88%(15874/16908),0~1岁组占92.04%(14611/15874),散居儿童占97.90%(15540/15874),发病高峰在冬季。细菌感染病例占1.61%(277/17197),0~1岁组占65.70%(182/277),散居儿童占88.09%(244/277),发病高峰在夏秋季。重症病例331例,经病原学诊断的有13例,均为轮状病毒感染;死亡10例,均未经病原学诊断,其中8例为散居儿童。结论 西安市其他感染性腹泻冬季高发,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病原谱分析显示轮状病毒是其主要病原。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应在高发地区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安市某高校一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资料,评价控制效果,为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积累经验。方法采集体温在37℃及以上,或有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之一者的鼻咽拭子,用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并用SPSS17.0分析资料,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罹患率。结果2009年9月西安市某高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首发病例已经找到,全校累计发生流感样病例(ILI)337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59人,确诊高峰集中在9月2、3日,呈单峰右偏态分布。确诊病人男生显著高于女生,院系分布和公寓楼分布均具有一定的聚集性。结论2009年9月西安市某高校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经采取停课、封校、隔离治疗现症病人、消毒、健康教育、预防性服药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西安市2013年法定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13年西安市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西安市总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6种52 791例,发病率为617.78/10万,报告死亡52例,死亡率为0.61/10万。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7种19 112例,发病率为213.46/10万,报告死亡50例,死亡率为0.59/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9种33 679例,发病率为392.75/10万,报告死亡2例,死亡率为0.02/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乙肝和流行性腮腺炎。结论 在2013年西安市法定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散居儿童和农民是高危人群,应加强开展健康教育力度,做好传染病卫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健康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6~7月采集828份健康儿童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病毒病原分析,在2010年9月采集312份1~4岁健康儿童血液标本检测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结果]健康儿童肠道病毒携带率为6.28%(52/828),在1~4岁儿童中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阳性率为34.62%(108/312)。儿童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尤为密切,儿童年龄越小,抗体阳性率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感染EV71的抗体阳性率不断增加。[结论]肠道病毒核酸检测不能完全代表健康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肠道病毒71型IgG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迅速增高。其中≤3岁儿童最为明显,属于HEV71感染引起手足口病流行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基因型特征、VP1基因变异和和分子进化特点。方法对2011—2012年西安市所有医院临床诊断为重症手足口病783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发病1周内的咽拭子或肛拭子,12 h内完成病原学检测。并对流行株EV71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进行14株EV71 VP1编码区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同源性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783份标本中肠道病毒核酸阳性647份,阳性检出率82.63%。647份阳性结果中EV71核酸阳性占69.40%,Cox16核酸阳性占9.12%,其他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占21.48%。2011年、2012年两年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份,共有589例(75.22%),与其他发病月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发病年龄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0,P0.05)。不同地区间病毒型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57,P0.05)。VP1区序列比较:EV71病毒仍属于C4基因亚型。与A、B基因型差别较大,核苷酸同源性为76.2%~82.8%,氨基酸同源性为94.5%~99.3%;与C基因型C1、C2、C3和C5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6.1%~88.9%,氨基酸同源性96.2%~99.3%。结论 2011—2012年西安市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主要病原EV71病毒属于C4基因亚型,加强对EV71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对防止发生EV71大规模爆发与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龚建仁  张继卫  李江博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32-2633,2636
目的分析西安市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疫情数据,掌握出现高发年份时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为基数,疫情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子系统。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西安市流腮的报告发病数为11 045例,报告发病率为130.43/10万,较前5年的平均发病率(34.78/10万)上升了275.01%。当年,流腮的流行特征与以散发为主的年份不尽一致,最高发病时段从春末夏初移至冬季,发病率最高者为小学生而不是学前儿童,高发年龄段从4~9岁延长至14岁。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针对流腮的预防工作,要特别强调提高流腮免疫疫苗接种的覆盖率,以控制流腮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