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1.
病区药房全面负责医院各个病区的用药,药品质量与医疗质量直接相关,所以加强病区药房的管理尤为重要。而药房管理又包括了人、财、物三个方面,集管理、技术、经营于一体,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本文就我院病区药房的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优缺点进行探究,以期更好的加强管理,使药品质量得以保障,让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芹菜素对刀豆蛋白A诱导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芹菜素(AP)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20 mg/kg刀豆蛋白A(Con A) 诱发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连续6天给予小鼠75、150和300 mg/kg AP灌胃,用石蜡切片-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变化,速率法检测谷丙转氨酶(ALT) 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75~300 mg/kg AP 均能抑制Con A 诱发的肝门静脉炎症细胞侵润和血清ALT 活性的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AP 对Con A 诱发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热提法与冷浸法所得蜂胶提取产物做成的醇制剂中黄酮含量的差异,考查蜂胶不同提取方法所得产物做成的醇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乙醇热提法和冷凝法从原始蜂胶提取粗蜂胶,并制成醇制剂,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粗蜂胶醇制剂中黄酮的含量。结果粗提物均为棕褐色的浸膏,冷浸法所得蜂胶醇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降解的速度较缓慢且幅度较小,其浓度从0.225±0.020 mg/mL降到0.219±0.010mg/mL,随后基本趋于稳定。而热提法所得蜂胶醇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降解的速度较快且幅度较大,其浓度从0.318±0.120 mg/mL降到0.268±0.020 mg/mL,且继续有下降的趋势,不够稳定。结论热提法所提蜂胶中黄酮含量高于冷提法,但冷浸法所得产物的醇制剂的稳定性明显好于热提法,其制剂可适于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4.
某职工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某职工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制剂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厂家提供药物利用情况的信息。方法:从使用数量、费用金额、品种剂型、结构分类、总体趋势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成药的使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治疗长期慢性疾病的药物及针对专科用药的品种日益增多。结论:中成药的发展还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小檗碱对Toll样受体2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最琼 《中国药房》2010,(11):980-982
目的:研究小檗碱(Ber)对Toll样受体2(TLR2)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0mol·L-1Ber作用于细菌脂蛋白(BLP)刺激的RAW264.7细胞,RT-PCR法检测TLR2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抗核因子κB抑制性蛋白(IκB)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分泌情况。结果:作用6、12h时,Ber可促进TLR2的表达、IκB的激活和促炎因子IFNγ、TNFγ的分泌;作用24、48h时,Ber可抑制TLR2的表达、IκB的激活和促炎因子IFNγ、TNFα的分泌;且Ber可能具有促进抗炎因子IL-10和IL-13分泌的作用。结论:Ber能够双向调控TLR2信号通路的激活和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从而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门诊处方中联合用药的情况。方法随机抽查2008年6~12月本院门诊处方6000张。结果联合用药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结论本院门诊联合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故仍需提高医师与药师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监测、分析目前常用酵母真菌的耐药现状,以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对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2月分离鉴定出的320株酵母样真菌,应用目前的7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分析。结果在7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灰黄霉素(92.81%),其次为益康唑(59.69%)、咪康唑(38.75%)、氟康唑(32.19%),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依次为97.81%、92.19%、82.19%。结论当前临床常见抗真菌药的耐药株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加强抗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