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某养老机构发生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方法采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推荐的个案调查表和依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指南(试行第一版)"进行。结果某养老机构有8名护理人员和住院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年龄中位为59岁,男、女比例1∶7。于末次暴露后4~15 d确诊。排查出225名密切接触者,无三代院内续发传播;不排除无症状感染存在传染的可能性;病亡1例。结论本次聚集性疫情的感染来源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建议防控策略应关注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SDS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分离菌株,分离株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及PCR扩增16S rRNA和链激酶前体基因等3种方-法进行鉴定。对SDSE菌株进行M蛋白基因(emm)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并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4株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主要分离自咽拭子、皮肤、血液,分别占58.33%、20.83%、8.33%;24株SDSE被分为5种emm类型,以stCNSRT2.0(n=16,66.7%)占优势,其次是stG840.0(n=3,12.5%)。通过MLST分型,共有6种ST型别,以ST44(n=17,70.8%)为主,ST605为新定义的ST型。结论 本研究中SDSE分离株具有分子多样性,ST605为首次报告的MLST型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FGE和MLVA技术对福建地区88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果88株肠炎沙门菌经PFGE分型后,相似度系数为43.9%~100.0%,得到46个PFGE型别(PT 0001~PT 0046)、2个优势型别簇(cluster A~B),分辨系数(D值)为0.9459。PT 0002、PT 0011、PT 0013和PT 0029为优势PFGE;经MLVA分型后,遗传关联度介于26.8%~100%之间,得到40个MLVA型别(MT 0001~MT 0040)、2个优势基因簇(cluster 1~2),分辨系数(D值)为0.9235。MT 0005、MT 0004和MT 0014为优势MLVA型别。结论PFGE分辨力略高,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更吻合;MLVA在分析菌株之间亲缘关系和遗传相关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调查福建省1962-2005 年不同流行时期、不同流行血清型的O1 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
(EVC)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探讨霍乱弧菌(VC)不同毒力基因特征与霍乱流行能力的关系。方法 运用
PCR 扩增技术,检测1962-2005 年69 株(稻叶21、小川48) 霍乱患者分离株的犮狋狓犃基因, 同时进行
犮狋狓犅、狋犮狆犃、狉狊狋犚、犺犾狔犃毒力因子的古典型(犆犾)和埃尔托型(犈犾)基因亚型的扩增;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分析不同毒力特征菌株的流行能力。结果 69株O1群霍乱弧菌犮狋狓犃基因阳性62株,犮狋狓犃基因阴性的菌
株均不同程度地携带有其他各相关毒力基因;各毒力因子古典型和埃尔托型的阳检率分别为犮狋狓犅60.9%
(42株)和72.5% (50株),狉狊狋犚37.7% (26株)和72.5% (50株),狋犮狆犃4.35% (3株)和69.57% (48
株),犺犾狔犃65.22% (45株)和79.71% (55株)。犮狋狓犅 犆犾、狉狊狋犚 犆犾基因以及菌株同时携带狉狊狋犚 犆犾和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稻叶型(阳性率分别为38.1% 、0 和0) 和小川型(阳性率分别为70.8% 、54.2% 和
35.4% )菌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犆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62-
1964年、1978 年、1994-2000 年的小川型3 个不同流行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犈犾:100.0% 、
100.0% 、44.8% ;狉狊狋犚 犆犾:0、0、89.7% ;狉狊狋犚 犈犾:100.0% 、87.5% 、58.6%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均<0.05)。犮狋狓犅 犆犾、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80-1986 年、2005 年稻叶型两个不同流行
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犆犾:13.3% 、100.0% ;犮狋狓犅 犈犾:100.0% 、66.7% ;狉狊狋犚 犈犾:93.3% 、50.0%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结论 福建省1962-2005年O1群霍乱菌株不同程度地携带有相关的
毒力因子;各毒力因子埃尔托型基因片段的检出率均要高于古典型,以狉狊狋犚和狋犮狆犃基因的差异最明显;
相对于稻叶血清型,小川血清型更容易整合古典型的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片段;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的类型和不
同血清型霍乱菌株的流行能力有相关性。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力基因;PCR;等位基因
中图分类号:R1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41 05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对福建永安及南平两个检测哨点2016年的281份腹泻病例进行5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原检测,为病例的确诊及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病学的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收集281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排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的粪便标本,接种麦康凯平板,选取初步生化符合大肠杆菌的菌落,然后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多重PCR和单重PCR检测方法确定其致病型别.结果 281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共检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7株,检出率6.05%,其中aEPEC 4株,ETEC 6株,EAEC 7株,其他型别未检出.结论 福建地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致病型别以aEPEC,ETEC,EAEC为主,多重PCR检测方法能有效的对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病进行确诊及了解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并为我省的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资料的积累及疾病防控提供快速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05—2018年福建省分离到的猪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对2005—2018年疫情分离的猪链球菌菌株进行相关常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 MALDI-TOF MS)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猪链球菌相关的16S rRNA基因和部分毒力基因荚膜多糖(capsularpolysaccharide2J,cps2J)、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protein,mrp)、溶血素(suilysin,sly)、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protein factor,ef),同时检测猪链球菌7个管家基因(aro A、cpn60、dpr、gki、mut S、rec A、thr A)分析菌株相关的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型别。结果 10株菌株经...  相似文献   
8.
9.
钟煌培  陈培阳  李曲文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62-2564
目的:通过实验室的病原学检测和毒力基因确认,来寻找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GB 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对6例疑似食物中毒的病例采集肛门拭子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狐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培养鉴定和提取细菌组DNA进行实时荧光PCR反应.结果:6份采集的肛拭子中,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狐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培养及荧光PCR结果均为阴性.而副溶血性弧菌培养,质谱鉴定和荧光PCR结果均为阳性,且均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和不耐热溶血毒素(TLH)毒力基因.结论:结合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引起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为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军团菌病确诊和血清分型,为该血清型军团菌病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临床病案分析;采集病例标本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和常规分离鉴定,对菌株进行生化试验和血清分型;运用PCR技术进行分子诊断。结果 患者2份血清军团菌抗体均为阳性,军团菌培养阳性,生化特性与军团菌相符;菌株与非嗜肺军团菌乳胶凝集阳性,与米克戴德军团菌诊断血清产生凝集。结论 该患者被确诊为感染米克戴德军团菌,为我省首次发现该血清型感染病例;对免疫功能低下且原因不明的肺炎病例应尽早开展军团菌的相关检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