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手术确定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分析其检出率和检出类型。结果 10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中,刮宫术后确定妊娠囊型67例和包块型33例。经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检查,共检出93例子宫瘢痕妊娠,其中妊娠囊型65例,包块型28例,子宫瘢痕妊娠检出率为93.00%(93/100)。结论 彩色多普勒阴道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早期胚胎不同原核形态与优胚的关系,评价原核评分对胚胎选择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9年10-12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CSI-ET)治疗的263个周期所获的2 303枚胚胎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原核Z评分法把第1天胚胎分为4级(Z1、Z2、Z3、Z4),统计取卵后第3天各级的优胚数,分析各级之间优胚率的差异.结果 Z1、Z2、Z3、Z4各级优胚率依次为78.27%(490/626)、75.95%(420/553)、22.61%(135/597)、17.84%(94/527),其中Z1、Z2级的优胚率显著高于Z3、Z4级(P<0.01),但Z1、Z2级间以及Z3、Z4级间优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胚胎不同形态原核与优胚密切相关,原核评分是早期胚胎选择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早期卵裂联合胚胎形态学评分选择胚胎移植妊娠结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卵裂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对胚胎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在本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CSI-ET)治疗的307个周期中根据移植的胚胎未观察到、观察到早期卵裂分为A、B两组,统计两组年龄、ICSI比例、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54.1%vs40.8%)及种植率(34.5%vs25.7%)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卵裂联合胚胎形态评分运用简便、无创,可以在同等条件下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4.
邓志华  丘映  李柳铭  邹彦  李春苑 《医学综述》2012,18(7):1105-1107
目的探讨移植不同原核类型胚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原评分(Z评分)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Day3所移植的胚胎按其原核期形态评分分组,评分为Z1、Z2的患者34例为A组,评分为Z3、Z4的患者46例为B组,比较A、B两组患者的年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内膜厚度、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比例、获卵数、受精数、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两组年龄、HCG日雌二醇、内膜厚度、ICSI比例、获卵数、移植胚胎数、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精数、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核形态学评分与胚胎形态学评分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从代谢网路层面阐明大鼠湿困脾胃证本质及藿香正气口服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综合物理造模方法造成湿困脾胃证大鼠。观察大鼠脏器系数变化和结肠组织病理改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图,分析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湿困脾胃证大鼠后相关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动物比较,湿困脾胃证大鼠胸腺、脾脏系数降低及IgG水平减少,尿液代谢物组发生显著改变。藿香正气口服液能提升湿困脾胃证大鼠胸腺、脾脏系数及IgG水平。同时,藿香正气口服液能对湿困脾胃证大鼠尿液代谢紊乱产生有效的干预,并对尿液中与湿困脾胃证相关的5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产生显著的回调。结论 本研究表明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大鼠湿困脾胃证的机制可能与调节IgG水平和机体三羧酸循环、肠道菌群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建立大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方法沿胸骨柄,腹正中切开后分离腹主动脉和左肾动脉,在左肾动脉上方1.0~1.5 cm处,将7号针头(去尖)与腹主动脉一起结扎,然后抽出针头。术前给予大鼠心电监测并密切观察术后大鼠临床症状;应用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d)。8周后再次给予心电监测并处死大鼠,解剖心脏,计算HW/BW、LVW/BW,并制作病理切片,经HE染色后置于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和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第3周开始,模型组每周平均尿量开始减少;4周后,模型组大鼠出现毛发光泽不良、呼吸急促、爪背及尾巴紫绀和水肿、活动力下降等临床症状;4周后,模型组大鼠IVSd、LVPWd和LVEDd均增加(p<0.05),分别为(2.34±0.25 vs 1.73±0.14)mm、(2.43±0.14 vs 1.55±0.31)mm和(5.57±0.26 vs 5.57±0.26)mm;8周后,模型组大鼠IVSd(3.07±0.33 vs 3.07±0.33)mm,p<0.05、LVPWd(3.61±0.20 vs 1.62±0.18)mm,p<0.01和LVEDd(7.05±0.10 vs 4.71±0.16)mm,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心衰程度加剧;而正常组与假手术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解剖发现模型组心肌重量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细胞体积增大直径增宽,细胞排列不整齐、染色不均、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腹主动脉部分缩窄术造模可以在8周内成功建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且此法重复性好,对心衰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频彩超检查,对甲亢患者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作出疗效评价。方法随机选择PHT患者(A组)45例,用ATP按内科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半年均进行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检测,并对甲状腺进行超声二维及CDFI检查,观察甲状腺内部声像、彩色血流分布,测定甲状腺大小变化及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以上述两种方法与30例健康对照组(B组)对比,分别进行疗效评价,并对两种评价方法作比较。结果治疗前A、B两组比较,甲状腺各项测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甲状腺V、Vmax、Vmin比B组高;治疗后A组甲状腺V、Vmax、Vmin随着甲功降低而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甲功及超声两种方法进行评价,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2例患者治疗12月后甲功评价疗效好,而超声评价疗效一般,治疗18月后两者评价均为疗效一般,因此,两者结合评价疗效应作为常规方法,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ATD治疗PHT的疗效能作出正确评价,于临床上应用,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阻滞的分子机制,为提高辅助生殖成功率提供新思路。方法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发育阻滞胚胎(包括体外受精和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过程)及对照组的转录组情况,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等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与胚胎阻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结果 阻滞胚胎中与细胞分裂、细胞周期等相关的信号通路表达异常。与ICSI组相比,IVF组阻滞胚胎的细胞骨架、氧化磷酸化等通路表达异常。结论 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阻滞胚胎转录组的结果说明细胞分裂、周期、代谢等通路可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ICSI过程影响了线粒体功能、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