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 病例患者,女性,67岁,2000年4月开始肩部不自主颤抖、四肢无力、动作迟缓,诊断为“帕金森病”,服用多巴丝肼,由1/4片渐加量到1/2片,tid,症状明显改善,2011年药物效果欠佳,加用金刚烷胺,1/2片,bid,症状较前好转,2012年症状再次加重,影响日常活动,加服吡贝地尔25 mg,bid,同时多巴丝肼加量至3/4片tid,症状略有改善,但自2013年5月出现四肢、颈部、躯干不自主乱动,以服药后40 min为著,持续2~4 h,严重影响生活,考虑“异动症”,予以恩他卡朋0.2,tid,症状未改善,服药2周后恩他卡朋加量至0.4,tid,减多巴丝肼为1/2片,每日4次,症状仍加重,动作幅度极大,可持续6~9 h,并出现幻觉,日常生活极为困难,于2013年8月11日入院,入院后给予舒必利100 mg缓慢静滴,停用其他药物,6h后异常动作消失,患者可安静,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持续静滴3d,出现帕金森病症状,夜间翻身困难,并出现“关”现象,停用舒必利,加用多巴丝肼1/4片,吡贝地尔50mg,bid;恩他卡朋0.4,tid,帕金森样症状改善,但又出现异常运动,但可进行日常活动,8月14日出现较大幅度的异动动作,说话时加重,持续3h以上,故停用多巴丝肼,再次输100 mg舒必利后异动消失,但下午感全身无力,查体肌力5级,但肌张力明显降低,8月15日晨不能活动,服多巴丝肼1/8片后可行动,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出现震颤,2h后再次服多巴丝肼1/8片,震颤消失,可行走,维持1.5h,自16日后每3h服用多巴丝肼1/8片,吡贝地尔50 mg tid,恩他卡朋0.2 tid;异动症略有改善,患者可行走如厕,帕金森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改服卡左双多控释片(息宁)1/2片bid,异动及帕金森症状均较好改善,可进行日常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眼神经麻痹(ON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方法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12月陕西解放军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33例ONP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33例ONP患者中单眼发病30例陕西(90.9%),双眼发病3例(9.1%)。病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9例(27.3%),脑干梗死6例(18.2%),脑神经炎3例(9.0%),病毒性脑炎2例(6.1%),痛性眼肌麻痹2例(6.1%),重症肌无力2例(6.1%),颅内动脉瘤2例(6.1%),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3.0%),多发性硬化3例(9.1%),病因不明3例(9.1%)。治疗及随访结果 :22例(66.7%)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恢复,包括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9例(27.3%),脑干梗死5例(15.2%),脑神经炎3例(9.1%),重症肌无力2例(6.1%),病毒性脑炎2例(6.1%),后交通动脉瘤1例(3.0%)。结论临床上根据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发病年龄、起病方式、临床症状及相关辅助检查大多数可明确诊断,早期、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家族遗传性变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及X链锁遗传.其特征是慢性进行性双下肢无力与慢性痉挛性双下肢瘫痪,均经神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结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临床较少见,易误诊.诊断主要基于临床症状、体征、阳性家族史,并排除其他疾病.无特异的治疗方法,对症治疗、锻炼可延缓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一般易于诊断,但常遇到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很可能由于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和正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8年来,我们共收治结核性脑膜炎6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癫持续状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预后较差,但有哪些危险因素影响其预后目前研究不多,本文收集2004-01~2010-01,在我科住院的癫持续状态并肺部感染42例,就其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敏昌  陈英歌 《海南医学》2022,(24):3184-3187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血管性痴呆(VD)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VD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丹栀逍遥散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抑郁状态[采用康奈尔痴呆抑郁量表(CSDD)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估]和生活质量[采用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估]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期间,对照组4例患者脱落,最终纳入观察组49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观察组患者的CSDD评分分别为(13.15±3.64)分、(8.07±2.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6±4.18)分、(9.41±2.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5.91±...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7岁。因左肩部、肩背部及左上肢针刺样疼痛就诊。疼痛阵发性发作,夜间最为明显。5天后,左上肢至左侧肩胛部出现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水疱,簇集分布。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遂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同时应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镇痛药及外用药对症治疗。5周后,皮疹干燥、结痂,疼痛明显缓解,继续服用维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共收治癫痫持续状态并吸入性肺炎2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