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邻甲苯磷酸酯暴发中毒四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暴发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对70例TOCP中毒患者4年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符合迟发性中枢-周围远端型轴索病,食人TOCP的面粉后有一段无症状期,平均46d,其间无任何胃肠道症状和毒蕈碱样症状,麻痹前突出的症状为腓肠肌疼痛(95.7%),是本组患者的首发症状,3-7d后,出现由下肢远端开始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表现;重度中毒患者(20例)于发病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上运动元麻痹的表现。所有神经损害的表现下肢均早于并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7个月左右时,轻度中毒患者肢体功能大多基本恢复到病前水平;而重度中毒患者锥体束损害的表现却更加突出,100%有肢体残疾。在第1个月和第48个月,对10例中毒患者作神经肌电和诱发电位(EP)检查,结果表明,下肢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异常;下肢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4例,均为中枢运动通路传导时间(CMCT)延长,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2例,下肢SEP全部异常,TOCP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常用BY笔维生素,ATP等治疗,恢复期针灸,按摩等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结论:腓肠肌疼痛对TOCP中毒具有诊断价值,EMG,神经传导速度,EP检查可作为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脑外伤后脑室穿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外伤后需接受侧脑室穿刺术的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研究组实施超声引导下侧脑室穿刺术,对照组实施传统盲穿术,分别记录每例穿刺成功所需时间、单次穿刺成功情况及每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100%(34/34);手术时间5-12min,平均(6.35±1.51)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24例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70.59%(24/34);手术时间5-17min,平均(11.21±3.10)min;术后8例(8/34,23.53%)出现并发症,分别为穿刺道出血4例、误穿入对侧脑室2例、反复穿刺致使窦道形成1例及脉络丛损伤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间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脑外伤患者的脑室穿刺术中,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盲穿法,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病灶硬度的组织病理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C患者96例, 结节101个。术前行二维超声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 并测量PTC结节的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术后对PTC结节进行组织病理检测, 包括病灶大小、数量、钙化类型、有无被膜及被膜外侵犯、纤维化程度、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数量。分析病灶大小、纤维化程度、微血管密度、肿瘤细胞数量与Emean的相关性, 比较不同病灶数量、有无被膜及被膜外侵犯、不同病理钙化类型间PTC结节的Emean,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影响Emean的组织病理因素。结果 101个PTC结节病灶大小为(1.29±0.95)cm, 纤维化程度为(30.64±18.37)%, 微血管密度为(101.64±30.7)条/高倍视野, PTC肿瘤细胞数量为(373.52±149.87)个/高倍视野, Emean为(36.47±19.62)kPa。相关分析显示, PTC病灶大小、纤维化程度与Emean呈正相关(r=0.660, P<0.001;r=0.789, ...  相似文献   
4.
三邻甲苯磷酸酯中毒74例临床分析李慧展杨家琳牛青盟1995年4~6月,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红光等5个村发生周围神经病暴发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病家面粉、麸皮中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检验结果确证,系因食用含有TOCP机油污染面粉所致。共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组织微波消融的周围温度变化情况,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微波输出功率20w、30W及40w消融12只家犬两侧脑组织180s,记录微波消融过程中微波天线周围0.5cm、1.0cm、1.5cm及2.0cm处温度上升变化。术后1h内行超声检查观察消融灶,并取标本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消融术后11只家犬观察期内基本状态良好,1只家犬于术后呼吸变深大并于2h内死亡。消融过程中,距离消融中心0.5cm处测温针温度升高迅速,20w消融时最高温度为(96.40±1.46)℃:30W及40w消融时最高温度均达到100℃。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0cm处温度升高较快,最高温度均高于46~C。距离消融天线中心1.5cm处温度升高较慢,20w及30w消融时最高温度低于46℃,40W消融时最高温度高于46℃。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各功率消融时最高温度均低于46℃。距离消融灶中心1.0cm、1.5cm及2.0cm处最高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6.78、2640.64和3025.53,P均〈O.05)。消融灶长径、宽径及水肿宽度随消融功率增大而增大。功率为20w、30W及40W消融灶长径分别为(29.3±1.8)mm、(32.7±2.1)mm和(34.2±2.4)mm;宽径分别为(22.5±1.5)lnln、(23.7±1.7)mm和(27.1±2.0)mm;水肿带宽度分别为(2-3±O.4)mm、(2.6±0.4)mm和(2.7±0.5)mm。采用不同消融功率,消融灶长径及宽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14.49,P均〈0.01),水肿带宽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4,P=0.169)。结论微波消融是一种对相对安全的介入治疗手段,距离消融中心距离越近,功率越大,消融灶越大,最高温度越高,且温度升高越快,距离消融中心2.0cm处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下肢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2个月内,经CT血管造影(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再狭窄患者31例(植入支架再狭窄47处)、未狭窄患者63例(植入支架89处)及健康对照者30名行超声检查,获取支架内、支架近心端及远心端自体血管的二维超声声像图特点及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血流加速时间(AT),与健康对照者相应血管血流参数作比较。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PSV、AT对下肢动脉ISR的诊断价值。结果未狭窄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支架内PSV分别为(146.71±35.59)、(120.11±25.67)、(96.44±32.87)cm/s,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19.67±15.34)、(91.17±15.09)、(71.13±21.23)cm/s,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57、2.459、2.321,P均〈0.05);未狭窄组股总动脉、股浅动脉、腘动脉AT分别为(84.98±13.77)、(87.33±16.36)、(90.77±12.05)ms;健康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8.23±21.24)、(82.31±18.24)、(84.29±23.01)ms,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6、1.904、1.835,P均〉0.05)。再狭窄组支架近心端、狭窄处、远心端PSV分别为(87.67±23.34)、(218.17±72.09)、(54.13±21.23)cm/s,未狭窄组支架近心端、支架内、远心端PSV分别为(91.71±25.59)、(131.11±45.67)、(96.44±32.87)cm/s,组间比较,支架内/狭窄处及支架远心端PSV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3.511,P均〈0.01),支架近心端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1,P〉0.05);再狭窄组支架近心端、狭窄处、远心端AT分别为(98.31±14.09)、(109.54±21.03)、(158.23±45.21)ms,未狭窄组支架近心端、支架内、远心端AT分别为(84.98±13.77)、(86.34±19.36)、(83.77±17.05)ms,组间比较,支架内/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造影技术在评价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区分肿瘤、瘤周水肿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范围中的价值.方法 对8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中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瘤周水肿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强化情况,定量分析不同部位造影参数.结果 正常脑组织呈等增强,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组织与瘤周水肿脑组织呈高增强,瘤体组织增强强度高于瘤周水肿脑组织;低级别胶质瘤瘤体组织呈高增强,但瘤周水肿脑组织增强强度与正常脑组织相近.瘤体组织的绝对峰值强度高于瘤周水肿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组织的造影达峰时间早于瘤周水肿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瘤体组织造影达峰时间与瘤周水肿脑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切除肿瘤前判断胶质瘤病理级别及确定瘤周水肿脑组织的边界,有效指导临床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中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判断肿瘤切除后术腔周围残留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脑胶质瘤患者于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脑肿瘤切除范围,判断肿瘤切除后术腔周围有无残留肿瘤.同时在术腔四壁及底部取脑组织行病理检查.将术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对3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并引导术者在术腔取组织标本205处,病理结果证实术腔及周围组织有肿瘤残留10例(10/38),无肿瘤残留28例(28/38).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中常规超声诊断术腔及周围组织有无肿瘤残留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29例(76.3%,29/38),漏误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6.3%(29/38);术中超声造影诊断术腔及周围组织有无肿瘤残留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34例,漏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9.5%(34/38),高于术中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5,P<0.01).结论 术中超声造影能有效地检出术腔及周围组织中的残留肿瘤,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手术全切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中判断急性脑膨出原因的价值.方法 对32例颅脑手术过程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患者进行术中超声探查,确认是否有颅内出血、脑组织挫伤或弥漫性脑组织水肿发生,并记录出血灶和脑组织挫伤灶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回声特点.结果 32例中,术中超声发现颅内异常28例,包括颅内出血21例、脑组织挫伤4例及弥漫性脑组织水肿3例;其中6例术后经CT证实,其余均在术中得到证实并在超声引导下将血肿或挫伤灶清除.4例患者术中超声未发现颅内异常,术后经CT证实.结论 术中超声可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颅内出血和脑组织挫伤,为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并可指导术者选择适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三邻甲苯磷酸酯亚急性中毒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邻甲苯磷酸酯亚急性中毒74例临床观察张基美岳良臣杜永锋仇宝林郭宝科李增民李慧展1杨家林1(西安市中心医院,西安710003;1西安市未央区第一人民医院)本文报告1995年在西安北郊发生的一批食入性亚急性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中毒74例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