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燥湿解毒复方对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生长的影响,并借助生物信息学判断该燥湿解毒复方治疗胰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模型,将40只皮下荷瘤的小鼠随机分为高剂量给药组[27.82 g生药/(kg·d)],中等剂量给药组[13.91 g生药/(kg·d)],低剂量给药组[6.96 g生药/(kg·d)]以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每天灌胃1次,共21天。实验过程中观测小鼠体质量变化以及荷瘤体积变化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实验结束后测量各组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利用BATMAN-TCM、STRING、GEPIA 2数据库判断该燥湿解毒复方针对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及相关生物学通路,探索靶点分子对胰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给药组和中等剂量给药组的小鼠肿瘤生长曲线较为平稳,低剂量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则相对陡直。实验结束后测量发现高剂量给药组及中等剂量给药组小鼠瘤体质量分别为(0.16±0.08) g及(0.18±0.06) g,明显低于对照组小鼠瘤体质量(P<0.05)。高剂量给药组、中等剂量给药组及低剂量给药组抑瘤率分别为50.00%、43.75%和28.12%(P<0.05)。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燥湿解毒复方针对胰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beta precursor protein,APP)、Polo样激酶1(Polo like kinase 1,PLK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碳酸酐酶2(carbonic anhydrase 2,CA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维甲酸受体β(retinoic acid receptor beta,RARB)、神经降压素受体1(neurotensin receptor 1,NTSR1)和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YMS)。这些靶点蛋白在人体内参与调节骨吸收、细胞对维生素A的反应、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对超氧阴离子的正向调节、苏氨酸磷酸化的调节、肝细胞再生、一碳代谢过程、RNA聚合酶Ⅱ对pri-miRNA转录的调控、柱状上皮细胞的发育等生物学过程。进一步分析发现,EGFR和PLK1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结论 根据小鼠胰腺癌细胞株皮下荷瘤模型及生物信息学结果,该燥湿解毒复方能抑制胰腺癌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食管恶性狭窄在DSA监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6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支架置入术,共置入86枚食管带膜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86/86),随访1~24个月,术后胸骨后疼痛和异物感50例,支架移位1例,再狭窄19例,大出血死亡1例,气管狭窄1例,胃食管返流5例。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使该手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回流受阻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PS)属于肺或纵隔肿瘤的并发症之一。膀胱癌肺转移导致的SVCS合并PS极为罕见,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膀胱癌肺转移出现头颈部及双上肢浮肿,结合肺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患者存在SVCS合并PS,内科治疗无效后,采取支架植入治疗SVCS。术中测压提示PS尚未引起肺动脉高压,遂暂未处理P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后浮肿症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ACS)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76例重症肌无力病例的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38例MG患者单纯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程冲击治疗,20例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18例应用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较ACS组治疗起效快,疗效维持时间长,且并发症少,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P〈0.05),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或血浆置换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短程冲击治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胰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已处于晚期,生存期短,临床治疗难度大。目前已有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表明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治疗能够提高肿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强抗肿瘤效应,在疗效与毒副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全身静脉化疗,已成为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动脉内介入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将成为改善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治疗模式。随着胰腺癌临床及基础研究不断深入,经动脉介入治疗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肝血管瘤是常见病,目前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脉管畸形,其自发破裂的概率低,但一旦破裂有致命危险,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治疗以其创伤小、风险低、疗效显著的优势在肝血管瘤治疗中被临床与患者广泛接受,已成为治疗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然而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尚存争议,临床治疗中否存在过度治疗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治疗方式的选择未有统一指南,治疗药物的选择及药物浓度的控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估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本文就目前肝血管瘤介入治疗存在的几点分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免疫治疗在胰腺癌的临床试验中疗效欠佳,主要原因在于胰腺癌具有高度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是一类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也是免疫抑制性TME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Tregs能调控机体免疫反应强度,抑制效应T细胞的功能和活性进而诱导免疫耐受,维持免疫应答稳态。在胰腺癌TME中,Tregs通过抑制机体免疫反应从而介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影响患者的疗效与预后。本综述总结Tregs在胰腺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机制及在胰腺癌中的临床意义,以期为胰腺癌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