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探索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的行政总值班管理体系,确保医院管理工作安全、稳定运行。分析国内外医院总值班现状和问题,运用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等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值班人员责任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使总值班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实现目标标准化、过程规范化、结果同质化的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针灸组、西医药组、中医药组各42例,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针灸组为95.24%,西药组83.33%,中药组85.71%,经统计学处理,针灸组同中药组、西药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中药组同西药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针灸的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组同西药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乔万海  王静  李小珍 《中国病案》2006,7(11):43-45,41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死因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降低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2005年住院病例799例,对其死因、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时间、入院时间、抢救措施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中,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恶性肿瘤成为住院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寒冷季节是死亡高峰期,多数患者来院时发病已超过1周,一半患者在入院一周内死亡,抢救过程中气管插管和电除颤是重要措施。结论重视各种因素对死亡病例的影响,加强新理论、新知识的提高,对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中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招募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骨密度检查的中老年人286名,剔除问卷质量不合格者6名,最终纳入280名调查对象。根据骨密度值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T值≥-1.0,81例)、骨量减少组(-2.50.05)。三组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MNA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一次实际使用中血液透析机的案例,对血液透析机的故障维修,以及技术改进,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及时、准确的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防止再发生同类故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自己血液透析机维修和治疗质量控制的理解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6.
7.
邓伟  李小珍  袁舟洲  王英 《全科护理》2021,19(12):1680-168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状况及不同阶段的特点。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85例成人ICU病人进行睡眠状况的评估与记录,选择首次(T1)、住院中期(T2)、出院前1 d(T3)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430份睡眠质量评分,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CU住院病人在T1~T3阶段理查兹-坎贝尔睡眠量表得分分别为(58.33±18.27)分,(61.45±12.71)分及(58.67±15.5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发现,T2阶段比T3阶段睡眠得分高(2.78±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阶段护士评估时长均高于病人自评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认为影响夜间睡眠状况的主要为环境、心理、生理病理、医源性刺激等因素。结论:ICU病人在住院期间睡眠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住院中期睡眠质量最好。在不同阶段影响病人睡眠的主要因素不同,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睡眠相关知识及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行为修正,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制定睡眠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二阶段交叉试验分析ε-聚赖氨酸与灭菌注射用水的湿化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94例长期氧疗患者行分组研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编号,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7)及B组(n=47)。A组第一阶段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第二阶段湿化液为ε-聚赖氨酸;B组第一阶段湿化液为ε-聚赖氨酸,第二阶段湿化液为灭菌注射用水。对比两组采样菌落数、合格率及氧疗舒适度。结果通过二阶段交叉试验发现:A组及B组在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湿化液期间菌落数更少(P0.01)。湿化液灭菌注射用水的合格率为82.98%,明显低于ε-聚赖氨酸的合格率100.00%(P0.01)。与灭菌注射用水相比,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湿化液具有更温暖、更湿润、舒适度更高、异味及噪声更少等优点(P0.01)。结论应用ε-聚赖氨酸作为氧疗湿化液可有效减少湿化液污染,增进患者氧疗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入的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对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痰培养,将患者按照合并呼吸道感染类型展开分组,其中有38例患者发生哮喘合并病毒感染,42例患者发生哮喘合并细菌感染。对两组患者化验结果展开分析,探讨哮喘发作时发生呼吸道感染后PCT、CRP水平变化。结果在PCT、CRP水平上,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与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相比,显著较低(t=-55.544、-62.284,P<0.05);在PCT阳性率上,两组比较,哮喘合并病毒感染组(21.05%)显著比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阳性率(90.48%)低(χ2=97.709,P<0.05),且在CRP阳性率上(76.32%)显著比哮喘合并细菌感染组(95.24%)低(χ2=14.673,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使用PCT、CRP检测后,可鉴别呼吸道感染细菌类型,不仅为后续治疗确立方向,还能对后续是否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日,我们对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术中出现冠状动脉无再流现象,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7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6年,再发14h,加重2h”入院。入院前2h患者胸闷、胸痛突然加剧,向左上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