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并评估颊颈连续曲线切口在颊癌联合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颊癌患者87例,其中42例采用颊颈连续曲线切口(实验组),45例采用传统颈部T形切口联合面颊切口(对照组)。评估术野暴露范围,对比2组切口长度、联合根治术所耗时长和术后颈部并发症发生率。随访时间7~43个月,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UW-QOL),对2组患者术后瘢痕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口长度为(36.40±5.08)c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9.93±5.22)cm(P<0.05);实验组联合根治术所耗时长短于对照组,颈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瘢痕评估及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术野显露范围,术后复发、转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颊颈连续曲线切口与传统切口相比,能获得良好的视野,联合根治耗时短,并能实现原发灶与颈淋巴清扫术整体切除以保证手术彻底性。具有切口短且美观、并发症少、术后生存质量好等优点,是值得推荐的一种颊癌联合根治手术切口。  相似文献   
2.
孙黎  俞琼琰  陈英  李大帅  俞菁  龚波 《检验医学》2014,(11):1112-1114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在先兆子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5例正常孕妇、47例轻度先兆子痫、27例重度子痫患者和55名健康未孕女性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对先兆子痫的预测价值、以Pearson法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先兆子痫发生时间的关系。结果先兆子痫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正常孕妇和未孕健康女性增高(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轻度先兆子痫和重度先兆子痫的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0.62~0.78)和0.70(0.58~0.82)。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发生先兆子痫的孕周呈负相关(R=-0.33,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预测先兆子痫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住院新生儿患儿分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42例)进行PCT和CRP的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比较,PCT、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PCT≥0.50ng/mL和CRP≥10.00mg/L为阳性标准,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6%、62.40%和65.36%、50.18%,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为91.26%和78.60%。经治疗后,细菌感染性疾病组的PCT、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有效临床指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动态检测PCT和CRP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肝癌组织中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和多药耐药蛋白(MRP)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病理科的肝癌石蜡包埋标本共83例,对标本进行处理,制作组织切片,观察HIF-1α的阳性表达、MRP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83例标本中有50例的HIF-1α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0.2%;其中中高分化肿瘤样本的HIF-1α阳性率为74.1%,明显高于低分化的28.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HIF-1α阳性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83例样本中,有58例样本的MRP呈阳性,阳性率为70.0%;其中中高分化度的MRP阳性率为77.6%,明显要高于低分化的52.0%(P0.05);而淋巴结肿瘤转移与否的MRP阳性率分别为76.3%、64.4%,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标本中MRP表达为阳性的,其HIF-1α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肝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MRP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评价D-二聚体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50例健康孕妇、120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的孕妇、78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含轻、较重合并症)的孕妇在孕28~30周时D-二聚体水平。结果 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组的D-二聚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组的D-二聚体比健康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组明显增高(P<0.01);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较重组D-二聚体水平较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轻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 D-二聚体测定可预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有助于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评价 D-二聚体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0例健康孕妇、120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的孕妇、78例患有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含轻、较重合并症)的孕妇在孕28~30周时 D-二聚体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组的 D-二聚体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组的 D-二聚体比健康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无合并症组明显增高(P <0.01);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较重组 D-二聚体水平较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轻组明显增高(P <0.01)。结论 D-二聚体测定可预示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发生的危险,有助于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症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