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乳腺外科进行乳腺癌手术的1472例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3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无阻力训练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渐进式阻力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12个月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和上肢功能障碍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情况均高于干预组,干预组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渐进式阻力训练可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减少其不良症状,能更好地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采用胶囊内镜联合多排螺旋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61例,分别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检出率。结果在61例患者中多排螺旋CT检出15例(24.59%);胶囊内镜检出20例(32.79%);胶囊内镜联合多排螺旋CT检出22例(36.07%)。胶囊内镜阳性率与多排螺旋C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与多排螺旋CT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与胶囊内镜阳性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联合胶囊内镜应用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优势明显,可对肠道外及小肠肿瘤病变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简称抗链“O”,借助该项试验可以诊断受过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有关疾病,如活动性风湿病、急性肾炎等。链球菌溶血素“O”,是A族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抗原性,经传染后2~3周,病人血清内即能产生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在测出病人血清中的抗“O”效价增高时,即可认为是受过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腹腔镜中心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832例,根据是否服用二甲硅油散,连续入组并随机分为A组(二甲硅油散组:416例)及B组(正常对照组:416例),对比观察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病变的诊断率、内镜检查时间及评估药物副作用等,从而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内镜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黏膜视野清晰度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镜下对上消化道≤0.5 cm的病变诊断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较大病变(>0.5 cm)的诊断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比于B组,内镜检查时间明显缩短(P<0.05);二甲硅油散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二甲硅油散可以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的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ESD联合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确诊为LST的患者9例(9处病灶),并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镜下分型,所有病灶均分两步完成切除:①首先将病灶与周边正常黏膜环形切开分离,必要时逐步剥离(ESD)病灶至其直径小于圈套器直径;②再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切除整个病灶。结果①9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完成整块切除,切除时间为(45±12)min,2例发生术中出血,均于内镜下止血,术中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②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例患者均完整切除,2例为管状腺瘤,2例为绒毛状腺瘤,5例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1例伴局部癌变,但基底部无癌残留);6个月后内镜随访结果显示病灶切除处均完全愈合,未有复发。结论 ESD联合EMR在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可做为一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说到长寿,说到保健,我先来从健康角度谈谈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与健康 人体工程学是借助东方典哲学、医学和现代科学,构建一个关照人体和调理人体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腔镜中心接受EMR治疗的患者378例(472处病灶),以术中出血和延迟出血为观察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EMR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①EMR术中出血的患者共31人(8.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置、直径及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是影响EMR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②EMR延迟出血的患者共12人(3.2%);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延迟出血的患者中有11人(91.7%)出血发生在EMR术后2周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PPI使用是影响EMR术后延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血是EMR的并发症之一,对于位于食管、病灶直径较大的患者在EMR围手术期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通过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与健康对照的血液流变学比较,发现外伤性视神经萎缩发病除单项红细胞压积无差异外,其余5项指标均呈显著差异(P<0.01)。同时通过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的检查,结果表明中药对外伤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中的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两项指标改善有意义(P<0.01)。作者认为出现这一血液流变性的改变是由于外伤后引起微循环障碍,即在微循环血流中,出现血红细胞聚集程度的增加,红细胞内粘度与刚性的升高,而它们所造成的影响均可通过"逆转现象"而被放大对血液流动的阻力,从而使其血流变性引起变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