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人体淋巴母细胞建株方法的改进。方法经EB病毒转染后对207例淋巴母细胞标本进行建株,随机分为①、②、③组各69例,①组开放培养,早期分离活细胞;②组开放培养;③组密闭培养。结果①组成功66例,成功率为95.7%;②组成功45例,成功率为65.2%;③组成功27例,成功率为39.1%。结论采取开放培养,并早期分离活细胞可以有效提高淋巴母细胞建株的成功率,有效缩短建株时间。  相似文献   
2.
探讨分析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例中年男性患者及1例老年男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中1例中年男性的面部皱纹皮肤、另外1例中年男性的面部无皱纹皮肤及老年男性的面部皮肤作为样本,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溶液对其进行体外培养,检测对比24h后、72h后及120h后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生率和凋亡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当黄芪甲苷的浓度较低时(5~20μg/ml),具有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生的作用,尤其当浓度为10μg/ml时的效果最为明显,明显优于DMSO组(72h后及120h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当黄芪甲苷的浓度为10μg/ml时,皱纹组样本细胞的凋亡率由70.2%下降至24.7%(培养120h后),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非皱纹组样本细胞的凋亡率由71.0%下降至29.7%(培养120h后),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老年组样本细胞的凋亡率则无明显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低浓度的黄芪甲苷不仅能改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活性,促进其增生,还能有效地抑制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不同强度力竭运动模型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国内外不少实验证明,不同运动方式容易造成肝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的:建立不同强度力竭运动模型,观察运动后大鼠肝细胞凋亡和肝糖元、NO、钙浓度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超微结构观察,于2004-01/2006-12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中南大学组胚实验室完成.材料: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19.2±19.5)g,根据Berdford运动模型将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大强度力竭运动组,每组10只.方法:运动组先进行3 d的适应性跑台训练,速度为10 m/min,坡度为0°.休息3 d后,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初始速度为10 m/min,持续12 min,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达到速度为19.3 m/min,持续到力竭.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初始速度为26.8 m/min,持续到力竭.共30 d,1次/d.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主要观察指标:运动后即刻取肝组织检测肝糖元、NO和Ca~(2+)及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不同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都完成了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未出现拒跑现象,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为(234.60±60.05)min,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为(92.40+34.61)min.与对照组比较,两种强度力竭运动后,大鼠肝组织肝糖元含量、NO浓度均下降,线粒体Ca~(2+)浓度、肝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P<0.05,P<0.01),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中、大强度力竭运动均可导致大鼠肝细胞凋亡,肝糖元含量、NO浓度下降,线粒体Ca~(2+)浓度升高,中等强度力竭运动效果更为显著,可能与力竭运动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应答不同刺激而言,细胞凋亡或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正常细胞反应。凋亡细胞能在健康成年人生长发育组织中被检测到,例如肝。在许多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受到影响的组织中的凋亡细胞数呈现递增。本文旨在探讨肝细胞凋亡与自身免疫的相关性及相关条件,以揭示肝细胞凋亡的机制、肝病防治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此介绍了中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开展实验教学和实习模式改革、增加课外科技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和多渠道强化学生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新教学体系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和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层黏连蛋白受体(LAMR1)在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方法收集3只正常成年昆明小鼠睾丸和附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MR1 mRNA及蛋白在成年小鼠睾丸和附睾中的分布.结果 LAMR1 mRNA在附睾头和附睾尾表达最强;在睾丸生精细胞中也有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LAMR1蛋白从附睾头到...  相似文献   
7.
生物化学作为临床医学最早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医学生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排头兵。如何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挖掘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医学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重点探讨如何以课程思政建设纲要为指导,发掘生物化学课程知识点的思政内涵,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为今后的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努力方向,相关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为医学专业其他课程思政建设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外不少实验证明,不同运动方式容易造成肝损伤,导致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凋亡,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建立不同强度力竭运动模型,观察运动后大鼠肝细胞凋亡和肝糖元、NO、钙浓度变化。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超微结构观察,于2004-01/2006-12在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中南大学组胚实验室完成。 材料: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19.2±19.5) g,根据Berdford运动模型将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大强度力竭运动组,每组10只。 方法:运动组先进行3 d的适应性跑台训练,速度为10 m/min,坡度为0°。休息3 d后,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初始速度为10 m/min,持续12 min,逐渐增加运动负荷,达到速度为19.3 m/min,持续到力竭。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初始速度为26.8 m/min,持续到力竭。共30 d,1次/d。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 主要观察指标:运动后即刻取肝组织检测肝糖元、NO和Ca2+及肝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3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不同强度力竭运动组大鼠都完成了运动,整个运动过程中未出现拒跑现象,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为(234.60±60.05) min,大强度力竭运动组力竭运动时间为(92.40±34.61) min。与对照组比较,两种强度力竭运动后,大鼠肝组织肝糖元含量、NO浓度均下降,线粒体Ca2+浓度、肝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P < 0.05,P < 0.01),中等强度力竭运动组效果更明显(P < 0.05)。 结论:中、大强度力竭运动均可导致大鼠肝细胞凋亡,肝糖元含量、NO浓度下降,线粒体Ca2+浓度升高,中等强度力竭运动效果更为显著,可能与力竭运动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