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基因分布及其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鲍氏不动杆菌)的产ESBL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其耐药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温州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以携带CTX-M-9中的CTX-M-14型基因为主,且大多合并携带TEM-1型广谱酶基因;肺炎克雷伯菌以CTX-M-14和多亚型的SHV型基因型为主,亦大多合并携带TEM-1型广谱酶基因;在阴沟肠杆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中ESBLs基因携带变化较大,阴沟肠杆菌中主要携带CTX-M-14、SHV-56型ESBLs基因及TEM-1型广谱酶基因,另外发现主要有VEB-1型基因携带;鲍氏不动杆菌中主要以特异的TEM-128和PER-1型基因携带为主,不同ESBLs基因携带菌株显示了较大的临床耐药差异。结论温州地区的革兰阴性杆菌存在ESBLs基因的多样性分布特征,不同的基因型ESBLs可能与介导不同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本地区健康成年人群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CA50和CA242的参考区间,为上述指标应用于肿瘤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7月至12月在本院健康体检者共计2222例,MAGLUMI 4000PLU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NSE、CA50和CA242水平,采用单侧95%参考区间法计算各自的参考区间并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血清NSE、CA50和CA242水平的差异.结果 NSE、CA50和CA242检测结果成偏态分布,参考区间分别为0~5.38ng/mL、0~18.69IU/mL和0~15.08 IU/mL;参考区间验证结果显示,20例参考个体除了1例NSE测定值为9.69ng/mL落在参考区间外,CA50、CA242测定值均在参考区间内;NSE、CA50和CA242水平在三组年龄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NSE水平男性组高于女性组,中位数分别为3.83ng/mL和3.64ng/mL;CA50水平女性组高于男性组,中位数分别为6.56 IU/mL、5.84IU/mL;CA242水平男性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结论 初步建立了本实验室正常成人NSE、CA50和CA242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9年6月-2011年6月的血培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68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细菌210株,阳性率为11.2%。细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160株,占76.2%),革兰阴性杆菌仅23株占11.0%,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的敏感率最低为7.7%,苯唑西林为31.4%;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0%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的敏感率<30.0%,抗菌活性较好的药物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结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耐药性强,因此,加强血培养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02年1月~2006年12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情况;琼脂扩散法和VITEK-AMS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5年间分离的86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75.7%(655/865),且主要集中在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等科室;VITEK-AMS和琼脂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年上升,亚胺培南敏感株的MIC值也呈上升趋势。结论VITEK-AMS用于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存在假耐药;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和耐药性明显升高,且有继续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治疗对创伤弧菌(Vv)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清洁级ICR小鼠80只,随机分4组:阴性对照组10只,阳性组25只,氧氟沙星单独治疗组20只,氧氟沙星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组25只。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2ml,阳性组与药物治疗组腹腔注射Vv增菌液0.2ml(约107CFU/ml),1h后单独治疗组注射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注射氧氟沙星、肝素钠、地塞米松、异丙嗪、间羟胺和多巴胺。比较阳性组和治疗组小鼠腹腔注射Vv后12h存活率及小鼠肝组织各时段超微结构的动态改变。结果12h后,阴性对照组存活率100%;阳性组小鼠全部死亡,存活率为0;单独治疗组小鼠存活10只,存活率50%;联合治疗组小鼠存活24只,存活率96%。联合治疗组小鼠存活率与阳性组及单独治疗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电镜观察,阳性组3h后即出现肝内皮细胞扩张、肿胀,细胞核固缩,线粒体肿胀、嵴模糊或消失;5h肝细胞核进一步固缩,线粒体空泡样变性,肝细胞内质网空泡样改变。单独治疗组3h、5h时肝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线粒体肿胀,内质网空泡样改变,并见核固缩。联合治疗组肝细胞病变轻于阳性组及单独治疗组。结论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Vv所致的肝细胞进行性损伤,对Vv感染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特性与耐药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2002-2006年每年3-5月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碳青霉烯酶的分布与变迁情况及其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IPM)和美罗培南(MEN)对174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巯基丙酸(2-MP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表型检测;PCR扩增金属β-内酰胺酶(MBL)VIM、IMP和苯唑西林酶OXA-23、OXA-24、OXA-51、OXA-58相关基因.结果 2002-2006年每年3-5月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IPM的耐药率分别为0(0/20)、26%(1/38)、0(0/36)、34.9%(15/43)和59.5%(22/37),对MEN的耐药率分别为0(0/20)、5.3%(2/38)、0(0/36)、20.9%(9/43)和51.4%(19/37);15.5%(27/174)的菌株OXA-23阳性,72.4%(126/174)的菌株OXA-5I阳性,其中15.5%(27/174)菌株同时产OXA-51和OXA-23酶,OXA-23的阳性率从2002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48.6%,OXA-51的阳性率从2002年的35.0%上升到2006年的89.2%;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24、OXA-58、IMP及VIM基因.结论 5年间鲍曼不动杆菌中OXA-23、OXA-5I的检出率及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呈上升趋势;产OXA-23型B-内酰胺酶是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OXA61可能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低水平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 sma urealyticum,Uu)不同血清型别宫内感染与自然流产和高危妊娠及其胎盘绒毛膜改变的关系.方法 试验组79例,包括45例自然流产组织,高危妊娠34例(6例早产、28例PROM)胎膜分别进行Uu分离培养,采用代谢抑制试验进行血清型别鉴定以及阳性病例胎盘组织电镜观察,并与51例对照组相比照.结果 共计从79例不良妊娠组胎盘组织中分离检出50株Uu(50/79,63.3%),与51例对照人群分离检出15株Uu(15/51,29.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经血清型别分析,从不良妊娠组中分离的50株Uu中44株为1、4、5和8型(88%,44/50),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6.7%,4/15,P<0.001).电镜下证实,不良妊娠组1、4、5和8型Uu阳性的胎盘组织电镜下检出率(81.8%,36/44),较之非1、4、5和8型Uu(0%,0/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1、4、5和8型Uu易穿过胎膜;1和4型Uu检出组易发生自然流产、早产、低体重、死胎以及新生儿围生期感染致死.结论 1和4型Uu宫内感染与自然流产、早产、PROM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与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中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分型及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相关性.方法 纸片扩散法检测17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PCR扩增碳青霉烯酶VIM、IMP、OXA-23、OXA-24、OXA-51和OXA-58相关基因;对ONA-51阳性菌株进行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 所有菌株均未检出OXA-24、OXA-58、IMP及VIM基因;15.5%(27/174)的菌株OXA-23阳性,72.4%(126/174)的菌株OXA-51阳性,其中15.5%(27/174)菌株同时产OXA-51样酶和OXA-23酶,126株OXA-51样酶阳性菌株中,82.5%(104/126)为OXA-66型,非OXA-66基因型占17.5%(22/126),本次研究发现的8个新基因型;OXA-66型的耐药性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结论 OXA-66为本地区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产生的OXA-51样碳青霉烯酶的主要基因型;OXA-66与碳青霉烯抗生素的低水平耐药有关,且可能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相关,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新的OXA-51样碳青霉烯酶基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