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脑梗塞中医各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例脑梗塞患者,分别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为三组,并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结果: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超敏C反应蛋白、TG、TC以及TC/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另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TG、TC以及TC/HDL水平呈现正相关性;三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与不同脑梗塞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其水平监测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TI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3例应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对照组43例应用阿司匹林口服,均治疗1年,观察2组发生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情况。结果观察组非致死性脑梗死和再发TIA的发生率分别为9.3%、7.0%,明显低于对照组(18.6%、16.3%),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疗效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的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择8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患者,在经药物、电转复或自动复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比较2组治疗期间窦性心律维持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治疗18个月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为80.9%,对照组为7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18个月后,治疗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71.4%、61.9%,对照组分别为57.1%、4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8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1%,治疗组为4.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胺碘酮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有效地减少心房颤动复发,效果优于氨氯地平与胺碘酮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健脾化湿止泻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由计算机编号,按照单双数法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81.48%,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中医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便质、每次排便次数、泛酸、腹痛、肠鸣等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健脾化湿止泻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粪便稀溏、每日排便频繁等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给予高压氧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5%,对照组为75.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在12h以内患者清醒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辅助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