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检测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但CTC在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极为稀少,约为1~10个/m L,而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为10~9个/mL,白细胞的数量是(4~10)×10~6个/mL[1-2]。CTC远低于血液中其他类型的细胞,数量的稀少使得血液CTC检测极具挑战性,加上CTC产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反向点杂交(PCR-RDB)法对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检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临床诊断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SHI)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DB法检测其外周血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突变。PCR-RDB法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试剂盒,可检测中国人群常见的4个耳聋相关基因的12个热点突变,即GJB2(35del G、176_191del 16、235del C、299_300del AT),GJB3(538C>T),SLC26A4(1174A>T、1226G>A、1229C>T、IVS7-2A>G、2168A>G)及线粒体MTRNR1(1494C>T、1555A>G)。同时,所有DNA样本均采用金标准Sanger测序法进行对比验证。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并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 结果①本研究来自250例受试者的250例DNA样本中,耳聋相关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1.6%(129/250),其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8.4%(71/250),SLC26A4基因突变为19.2%(48/250),线粒体MTRNR1基因突变为4.4%(11/250),GJB3基因突变为2.0%(5/250);129例检出的耳聋相关基因突变中,符合遗传病致病特征的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几率为86.8%(112/129)。②PCR-RDB法与Sanger测序法,对12个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检测结果均相同。③PCR-RDB法检测12个耳聋相关基因热点突变的灵敏度、特异度、总一致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 结论虽然PCR-RDB法检测耳聋相关基因突变的结果与金标准Sanger测序法一致,但是本研究样本量尚小,因此是否可满足临床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的需求,则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有效可行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型检测的经济、快速、无污染的实用方法。方法建立多重 Taqman MGB 探针荧光 PCR体系,对6种国内主要基因突变型(1376G> T、1388G> A、95A>G、871G>A、392G> T、1024C> T )进行突变检测,同时加入βactin基因作内参对整个PCR体系进行监控。用30份已知基因型样品进行重复性检测实验。对200例未知样本同时用多重 Taqman MGB探针荧光法和DNA直接测序法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的多重Taqman MGB探针荧光PCR法同时检测6个国内最常见G6PD基因突变位点,可在1小时内出检测结果,批内与批间的重复性均为100%。200例未知基因型样本检出34例突变,Taqman MGB探针荧光 PCR法分型结果与DNA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一致,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为100%。结论建立的多重Taqman MGB探针荧光PCR法,可在1小时内出结果,PCR后无需开管,是一种快速、有效可行的G6PD缺乏症基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