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 T-1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MMSE、ADL评分评价丁苯酞软胶囊的治疗效果,并监测2组治疗前后ET-1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能够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降低血管性痴呆患者ET-1水平,促进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脑电图联合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蛋白(GFAP)、S-100β与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关系。研究发现血清NSE、GFAP及S-100β与癫痫病情发生发展有关,特别是对于脑电图呈中、重度异常的癫痫患者,NSE、GFAP及S-100β联合脑电图检查可有助于提高癫痫的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是人类第二位致死原因和成人主要致残原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43.70% ~ 78.90%.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116 ~ 219)/10 万人,脑卒中发病率(259.86 ~ 719.00)/10 万.脑卒中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研究不乏文献报道,但高级别证据证实有效的方法仅包括卒中单元、超早期溶栓治疗和阿司匹林治疗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0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痴呆患者MMSE、BI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MMSE、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及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敏  李卫征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0):2292-229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02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DMCI患者44例,非糖尿病脑梗死(CI)患者58例。所有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及斑块的稳定性,并检测hs-CRP和Hcy水平。结果 DMCI组hs-CRP和Hcy水平与CI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86.4%)与CI组(6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CI患者中不稳定性斑块组和稳定性斑块组hs-CRP和Hcy水平与无斑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斑块组hs-CRP与稳定性斑块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hs-CRP和Hcy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6.
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运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纳入所有应用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SA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检出21个RCT,其中7个(390例)符合纳入标准,但试验方法学质量普遍低下。所有试验均未提及随访期末(至少3个月)SAH患者病死、植物状态或残疾等不良结局。其余指标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和随访期末引流组的总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2,95%CI(0.15,0.70)];并发症发生率(除再出血地是如此,其中脑血管痉挛RR=0.15[95%CI(0.06,0.33)]、脑积水RR=0.22[95%CI(0.10,0.52)]、脑梗死RR=0.25[95%CI(0.08,0.82)];仅1篇文献报道了该疗法的不良反应包括颅内感染和低颅压反应的发生,其余试验未提及不良反应。结论本系统评价纳入RCT质量均低,虽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有降低SAH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的趋势,但缺乏评价其远期功能性结局以及不良反应的指标,尚不能对其疗效是否有效、安全得出确切的结论,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的RCT予以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患者复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华西医院卒中登记数据库,前瞻性随访卒中患者病后1年的复发情况,并登记影响卒中复发的各种可能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共纳入1913例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599例(31.3%),缺血性脑卒中1314例(68.7%).卒中1年的总体复发率为11.2%,其中脑梗死为10.5%,脑出血为12.7%.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高脂血症、脑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脑卒中后1年复发率约为11%,应加强脑卒中患者房颤、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的监测和预防.以减少卒中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常见危险因素、类型及预后的差异,以利于进行针对性防治.方法 前瞻性连续登记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脑卒中患者2912例,收集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所有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TOAST病因分型,并对所有脑卒中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男女脑卒中患者常见发病危险因素、类型及预后方面的不同.结果 女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0.728,95%CI:0.568~0.933)和心房颤动(OR=0.537,95%CI:0.393~0.732)是女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OR=8.330,95%CI:6.210~11.173)和饮酒(OR=4.819,95%CI:3.366~6.900)是男性脑卒中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及脑出血中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P=0.001).女性心源性栓塞型卒中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01),而女性小动脉闭塞型卒中的比例低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3个月随访的残疾率高于男性(P<0.001).结论 男女脑卒中患者常见发病危险因素及类型存在着差异,女性患者3个月功能恢复较男性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的影响. 方法:将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丁苯酞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 用药后观察临床疗效及NIHSS评分,同时测定Hs-CRP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70.9%),治疗组治疗7天、14天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14天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能有效降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PR水平. 结论:联合应用尤瑞克林及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接诊的10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65例同期未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院内电子病例系统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吞咽困难、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排便困难)、相关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既往卒中病史、心梗、冠心病、房颤)及手术情况等,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采集患者深部痰液标本,培养分离后进行病原菌鉴定。收集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离心后留取上清液,使用试剂盒提取肺泡灌洗液总RNA,进行逆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23、miR-1277,采用2-ΔΔCt计算相对表达量。结果 肺部感染组患者中,51.89%出现吞咽障碍,80.19%出现意识障碍,60.38%出现肢体瘫痪,40.57%出现排便障碍;未感染对照组患者中,18.46%出现吞咽障碍,41.54%出现意识障碍,29.23%出现肢体瘫痪,12.31%出现排便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培养分离出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