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探讨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报道并分析2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起病、临床表现及诊疗过程。结果1例因出现阿斯综合征而植入永久起搏器,另1例病情较稳定,仅行一般治疗。结论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有严重心动过缓、阿斯综合征发作者应及时安置永久起搏器,无上述情况者可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并完成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多巴酚丁胺静脉持续泵入,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口服,共用药5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分别进行心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80.0%,P<0.05)。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优于对照组(73.3%,P<0.05)。2组治疗后心肌血清学标志物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李北和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71-1673
目的评价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分析行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其疗效。结果经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主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10例,其中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2—3cm者9例、〈1.5cm者1例;DebakeyⅠ型夹层1例,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近端主动脉瓣上方1.5cm处。全部患者覆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其中10例Ⅲ型夹层患者恢复顺利,无相关并发症发生,随访观察至今病情稳定。CT血管成像(CTA)复查示真腔大小接近正常,假腔显著缩小,假腔内呈血栓机化状态。而仅1例Ⅰ型夹层患者于术后第7天突然死亡。结论覆膜支架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应注意手术时机的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3例主动脉夹层中Ⅰ型8例、Ⅱ型5例、Ⅲ型10例,均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表现典型者20例,占86.9%(20/23);不典型者3例,占13.0%(3/23).6例Ⅰ型夹层和5例Ⅱ型夹层行外科手术治疗,恢复顺利;1例Ⅰ型夹层和10例Ⅲ型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Ⅰ型夹层患者于术后第7天凌晨起床小便时突然死亡,10例Ⅲ型夹层患者恢复顺利,未见不良反应;另1例Ⅰ型夹层患者因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而死亡.结论 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典型者占绝大多数;不典型者占少数,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应保持警惕和注意识别,主动脉螺旋CT或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检查是确诊的较好方法之一.Ⅰ型夹层和Ⅱ型夹层的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则是Ⅲ型夹层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前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其中黄芪是常用的药物.为了探讨黄芪用药时间的长短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60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多样,容易误诊,近年来,关于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国内报道不多,就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共收治6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改变,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预后亦不相同。我们旨在探讨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些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5年2月因胸痛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73例患者,平均年龄(65±8)岁,男性172例,女性101例。其中患有高血压者205例,糖尿病(DM)48例,血脂异常100例,吸烟者86例。采用Jundkin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多体位投照,以管腔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根据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60例)、双支病变组(72例)、多支病变组(70例)和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71例)。多支病变的定义为3支或3支以上的冠状动…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术对相关侧支及心肌供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侧支闭塞的因素及侧支闭塞对心肌供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尼卡地平是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为探讨其静脉制剂的降压作用,自2000年以来,对91例高血压急诊病人分别静脉给予尼卡地平及硝普钠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看到尼卡地平具有与硝普钠相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北和 《中国综合临床》2006,22(10):869-871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伴有窦性心律过缓的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观察组92例:以房性心律失常为主者服用异搏定40~80mg,每日3次;室性期前收缩为主者服用慢心律0.15~0.2g,每日3次;在此基础上加用氨茶碱0.1g每日3次,同时予以病因治疗,如应用硝酸酯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营养心肌药物、抗糖尿病药物及阿司匹林等。对照组:除未用氨茶碱外,余治疗同观察组。Hoher监测2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的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房性心律失常1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5.7%与62.5%,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9.8%与66.7%;治疗室性期前收缩1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6.0%与61.9%,3个月有效率分别为88.4%与69.0%;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房性心律失常及室性期前收缩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对伴有轻、中度窦性心律过缓的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加用氨茶碱治疗能明显提高疗效,且能减少严重窦性心律过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