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生物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03—2013-01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生物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组45例,并与普通解剖型钢板治疗组36例作对比,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将2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得到7~14个月的随访,平均8.5个月,术后均未出现伤口感染,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5~9个月,平均5.5个月。无一例发生退钉、断钉、钢板松动、畸形愈合和肱骨头坏死。术后患肢功能恢复:优23例,良20例,可2例,优良率为95.6%。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生物学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并发症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别构建含蛋白转导域(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PTD)TAT与小鼠心肌营养素-1(CT-1)及TAT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融合基因片断的原核表达质粒TAT/CT-1及TAT/EGFP,利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并纯化;观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方法采用PCR及克隆技术将CT-1编码区基因以及EGFP基因分别与TAT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上.用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谷胱甘肽琼脂糖4B纯化融合蛋白.小鼠尾静脉注射融合蛋白,脑、脊髓、肝、心肌等器官冰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融合蛋白的存在.结果目的片断CT-1及EGFP被有效的扩增,构建后质粒测序表明无PCR引起的突变,TAT/CT-1及TAT/EGFP在转化的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并成功纯化.脑、脊髓、肝、心肌等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检测呈阳性.结论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TAT/CT-1及TAT/EGFP的基因表达产物;TAT可介导CT-1及EGFP由细胞外跨膜转导进入细胞内;为CT-1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玉树地震31例伤残藏民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玉树地震后50天住院地震伤残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量表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调查玉树地震发生后50天地震伤残人员与同期骨科普通患者PTSD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为48.4%,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PTSD发生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震伤残人员PTSD发生率明显高于同期骨科普通住院患者。在对地震患者进行手术等物理治疗、康复时应同时加强对其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变对培养的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内Ca2 浓度([Ca2 ])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Fluo-3/AM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测定周期性张应变对纤维环细胞内[Ca2 ]的影响,并分析了EGTA、维拉帕米和氯化钆预处理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应变为10%、频率为1 Hz的周期性张应变1 min使细胞内[Ca2 ]增加1.13倍;EGTA可以阻断此作用;而维拉帕米和氯化钆仅可部分阻断.结论周期性张应变使纤维环细胞内[Ca2 ]升高,细胞外钙内流起主要作用,且有不同的钙离子通道参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改良间隙平衡技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行TKA治疗的96例患者,术中行测量截骨技术45例(常规组),行改良间隙平衡技术51例(改良组)。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6月时下肢力线夹角、膝关节活动度、冠状面髋-膝-踝角(HKA)及内外侧伸膝应力位、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膝关节功能,评估两组术后6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股骨远端截骨量更高(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胫骨外侧平台截骨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月下肢力线夹角、冠状面HKA、内外侧伸膝应力位及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均缩小,且改良组术后内外侧屈膝90°应力位间隙角度较常规组更小(P<0.05);两组术后6月膝关节活动度、临床及功能评分均升高,且改良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常规组更高(P<0.05),但两组术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间隙平衡技术可有效修正TKA患者下肢力线,保证膝关节稳定性,并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其截骨量虽大于测量截骨技术,但安全性表现较佳,对患者术后恢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汶川与玉树地震中收治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治疗策略,总结救治经验,为改进应急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在两次地震中收治伤员的临床资料,分析伤情及救治特点并比较.结果 两次地震后伤员在伤情特点上存在明显差异,医疗策略基本相同,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差异.结论 在两次地震后送伤员医疗救治中能根据病情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法,疗效满意.应进一步总结经验,建立完善的应急医疗救援预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MIPPO技术结合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25例股骨近端骨折.结果 本组获12~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骨折在术后3~6个月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疗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 MIPPO技术结合解剖锁定钢板具有微创、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殷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24例外侧壁危险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回顾及随访,评估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其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采用PFNA治疗的高龄(>70岁)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4例,术后8个月按Baumgaertner′s标准[2,3]评价复位质量,按Harris髋部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3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愈合。复位质量优17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3.3%;术后功能评分本组优18例,良3例,可0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结论对于高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具有髓内固定的生物力学优势,骨折愈合率高,患者能早期下地负重和功能锻炼使得功能恢复佳,是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常见失误原因及补救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误原因及其采取的补救措施,根据手术效果评价补救措施的得失。结果 12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失误患者,经过及时补救,术后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时发现失误、及时分析原因,并针对失误原因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可以保证术后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及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髋关节置换术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7年26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例,其中老年股骨颈骨折19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例,骨性关节炎19例,髋臼发育不良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据各病例的不同特点,术前选择好假体类型;均行后外侧入路,按常规程序完成假体植入.术后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抗凝药防止血栓形成.结果 行全髋关节置换20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58例,术后随访3~5年,平均4.2年,按Harris评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率为84.5%,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为92.1%.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髋关节病变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只有做到术前严格评估病情,术中规范操作,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